每逢史高西斯、史匹堡、高安兄弟、列尼史葛等大導演有新戲上映,我必定神心地提早幾日在靚戲院訂定靚位,到時去定廁所、買齊汽水爆穀、關掉手提電話,務求由頭到尾都咁好味地一口氣欣賞完整齣電影。
林海峰出新唱片。將車子入滿油,把車開到唔會塞車的地方,不求速度,只求舒服地駕駛着,開動CD機,林海峰的音樂傳來。愉快地把整張唱片由頭到尾聽了一次,有些唱片是需要由頭到尾聽的,林海峰這張便是。
每次在開始一次創作之時,必會先問自己一句,究竟想透過這次的創作講些甚麼?無論媒介是文字、影像或是音樂,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想講些甚麼,然後才透過媒介去把那些甚麼講出來,當然,有時會講得不好,又或是講了但沒有人收到,但這些都沒有問題,下次可以做好點,最恐怖的是找來找去找不到想講些甚麼,又或是夾硬搵嘢嚟講,這樣的創作注定失敗。
林海峰的《三字頭》有嘢講,也講得很忠實,把三字頭的林海峰想講的都忠實地講得很有趣,家庭、事業、朋友、興趣及對時代的一些看法都講,聽得舒服,也很服。
有嘢想講及忠實地講是創作的起點,也是創作的心臟,找不到這個點的創作,很難行出第一步,就算勉強行了一段路,恐怕也是白行一趟。
香港勝在有ICAC,也勝在有林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