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在涉及二次大戰歷史的教科書爭議升級:日本政府就國內右翼教科書被指淡化侵華史實反擊,指摘中國長年進行「反日教育」,並已組織人員研究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內的「反日內容」,預計在今年底公布結果。內地傳媒形容,日本企圖把教科書問題變成「針尖對麥芒」的鬥爭,反守為攻,令歷史教科書問題複雜化。
日本外務省報道官鹿取克章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透露,日本已着手研究和繙譯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教科書屬於你們國內的問題,但是輿論關注的時候我們當然會研究。今後要繼續研究和學習,彼此研究對方的教科書不是壞事。」據悉,外務省這項研究預計年底會有結果。
斥元朝侵日不承認責任
日本官員沒有透露,具體研究的是中國教科書的哪一部份。不過,日本國內史學界一直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數字、在「蘆構橋事變」中日兩國軍隊哪一方打響第一槍存在爭論。
日本外務省國際報道官千葉明在其所著的《日中體驗的相互誤解》一書中提到,中國在元朝時期曾經侵略過日本,認為「中國也不坦率承認自己的加害責任」。另外,日本研究人員對中國歷史課本中使用殘忍、殘暴等形容詞也有歧見。
今年四月,中國多個城巿爆發連場反日示威之際,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曾指摘中國進行「反日教育」,並公開要求中國「修改反日色彩濃厚的歷史教科書」。
僅國家擬定版本不合理
他認為中國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都只有一個由國家擬定的版本,做法「非常不合理」。中日兩國外長在五月達成共識,將成立一個由雙方人員組成的聯合小組,共同研究歷史問題,聯合小組的模式將在今年底前確定。
對於右翼教學團體編寫的「扶桑社」中學歷史教科書,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審定,鹿取克章強調:「日本是民主國家,國民存在多種想法,日本戰後體制是反省戰爭,尊重自由。」雖然該本教科書目前只獲日本國內千分之四的中學採用,但這比例已較今年三月時的萬分之三,增加超過十倍。
日本文部科學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科書課課長山下和茂坦言:「扶桑社的教科書狹義上來說不好,但廣義上來說還算恰當。」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