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昨收到內地提供一批供港註冊魚場的名單,為免上次魚場名單未經核實即公布,被傳媒踢爆有部份魚場已被填平成為空殼魚場事件重演,當局在收到名單後仍要進行核實,完成後會盡快公布及向業界交代。據了解,今次公布的註冊魚場,連同早前公布的共有二十七個。
衞福局發言人證實昨收到內地提供新一批魚場名單,現仍在核實有關資料,而食物環境衞生署近期已不斷在內地視察魚場,所以在完成核實資料後,會盡快與業界溝通。由於有關工作仍在進行,故暫未能落實註冊魚場數目。
包括早前公布魚場
據了解,內地今次供港註冊魚場名單約有二十多個,當中包括新一批魚場及早前已公布的十多個魚場。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稱,暫時仍未了解註冊魚場數目及有關進口等安排,但他重申至今仍未恢復已停止多時的文錦渡陸路口岸入口淡水魚,對業界影響很大。
內地上月向港府提供的十八個內地供港養魚場名單中,「公明東坑村魚場」被傳媒踢爆已填平,也有魚場是織布公司,另有魚場原來早已被吊銷出口淡水魚資格。衞福局局長周一嶽曾就名單風波向市民致歉。
就港府於上月發現部份內地淡水魚含可能致癌物質孔雀石綠後,本港官員隨即到北京與國家質檢總局會面,並協議日後輸港淡水魚須由註冊魚場供港,並經過化驗及附有衞生證明才可輸港,但有關細節至今一直未完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