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彰顯今次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珠江三角洲之行的重要性、為了顯示今次訪問具有重大意義,特首曾蔭權先生這兩天用上了不少「漂亮」的詞藻、語句來形容及吹噓今次訪問,包括歷史性、包括破天荒、包括「進一步海闊天空」……等。然而即使撇開「話不投機」的政治對話,今次立法會議員的訪問包括讓部份議員事隔十六年後能再次踏足內地所帶來的實質成果並不多,更不要說有甚麼破天荒或歷史性意義了。
首先從行程安排上來看,今次立法會議員其實沒有看到甚麼特別新鮮的發展項目或設施,他們所參觀的現代化車廠、合資企業、大學等都已存在了一段時間,反而廣州新落成的新白雲機場或物流發展計劃卻沒有包括在內,議員都沒有看到。像這樣的行程,大概只有部份長期被禁止踏足內地的議員、長期未能自由到內地參觀旅遊的議員才會有新鮮感、才會感到加深了對內地的認識;而對大部份可以經常進出內地、在內地有各種聯繫的議員來說,整個行程顯然沒有甚麼新意,更沒有讓議員看到廣東省方面最新的發展規劃或設施。
除了經濟發展外,港人對珠三角地區的污染情況、控制污染的措施也是非常關心的,因為珠三角地區的污染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都對香港有直接影響、都對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健康有直接影響;只可惜特首及北京中央政府今次安排的行程完全沒有涉及這方面的設施,更不要說讓雙方有機會就環保合作問題作認真討論。像這樣的安排不是跟市民關心的議程距離太遠了嗎?
即使從政治上看,今次珠江三角洲之旅也不算是甚麼破天荒之舉。正如我們一再指出,讓全體立法會議員到內地訪問、到內地交流本來就是中央政府應有之義、本來該在回歸後就立即開展,只是因為中央政府的政策僵化及不合理,一直堅持排斥部份持不同政見的團體及議員,才令類似的訪問一直未能成行。換言之,今次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內地只是回復正常的做法,只是反映中央政府終於願意接受立法會及立法會議員的正常憲制地位而已。難道回復正常、難道接受立法會議員的憲制地位也能算是破天荒嗎?
更何況對部份立法會議員來說,今次訪問只是一次性的邀請、只是一次性的訪問,他們依舊不能像其他絕大部份香港市民一樣自由往返內地,他們依舊不能像其他絕大部份市民那樣「自由行」到內地參觀及感受內地的最新發展,他們只能等待中央政府再次釋出善意才有機會再踏足中國大陸的土地,可是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善意甚麼時候再來。像這種一次性的安排、像這種臨時性的安排,怎能算是突破呢?要有真正的突破,中央政府該做的是讓這些立法會議員、是讓香港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可以像其他香港市民一樣可以自由到內地參觀、旅遊及交流;到時候大家就可以不用再做甚麼「政治秀」,改為集中精力討論、處理一些對市民、對兩地發展有實質影響、有實質意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