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蘭只有小四學歷,過去一年多一家四口都是失業大軍,至上月三個兒子陸續找到工作,但家庭月入仍不足一萬元,要領取低收入綜援。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研究指出,九成失業及低技術人士來自基層家庭,且有八成半的父母只具小學或以下的學歷。該會社區組織幹事梁美娟指出,貧窮家庭令子女自我價值偏低,影響事業發展,造成類似阿蘭一家的跨代貧窮問題。
公廁「借用」梘液
○四至○五年度全港有近三十萬人因失業而申領綜援。其中阿雄已失業超過八個月,現時只靠一千多元的失業綜援金過活,「如果嗰日要搵工,日頭就唔食飯,唔係就過唔到第二日。」他家住深水埗,若要到葵芳應徵面試,他寧願步行也不願花錢坐車,廁紙及梘液等必需品也要到公廁「借用」。
梁美娟批評,政府對失業人士支援不足,援助貧窮兒童的計劃應由現時集中天水圍等社區推至全港;當局亦應為失業人士提供車費代用券,以免交通費構成求職的障礙;現時政府提供的再培訓計劃,津助於開課後六十天後才獲發還,該會建議提前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