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自然」闖北極登龜島<br>匯豐2000人變身科學家

「投資大自然」闖北極登龜島
匯豐2000人變身科學家

【本報訊】鬆開領帶、脫掉高跟鞋,滙豐銀行職員莫仲傑及黃海燕,齊走出冷氣長開的辦公室,分別勇闖北極圈、深入馬來西亞小島嶼,充當「白領科學家」,一個荷槍實彈去探索極地氣候變化,一個不眠不休的保護稀有綠海龜龜蛋,短短兩周的滙豐「投資大自然」科研之旅,教他們領略到一份默默耕耘、耐心靜候成果的喜悅。滙豐銀行○二年撥款五千萬美元(約三億九千萬港元)推行「投資大自然」計劃,其中一項目標是五年內訓練二百名科學家,並派出二千名員工參與全球各地的自然保育研究項目。 記者:雷子樂

夜闌人靜,滙豐信貸風險管理部風險監察經理黃海燕仍加班,但地點卻是馬來西亞樂浪島。她跟隨科研隊伍已在這沙灘「埋伏」兩周,凌晨二時,終苦候到一隻身長一米半,年約四十歲的綠海龜上岸生蛋。
「海龜先會用一個鐘搵地方挖洞,生蛋又要三十分鐘,生完蛋重要用一個鐘掩番埋個沙洞先返入大海。」黃海燕笑說,近距離觀察海龜生蛋,心情極度興奮。

保護海龜生蛋

她說海龜蛋質感有如小膠波,每胎約有六、七十隻。黃海燕形容:「海龜喺大海就好精靈,游得快,好得意,但係一上到陸地,就好易俾人襲擊。」當地人流行捕食龜蛋,科研隊伍另一重任,是迅速將海龜蛋移到另一沙場內,二十四小時巡邏保護,直到六、七十天後,小海龜破殼而出。
晚上十一時,黃海燕親眼看見一隻隻小海龜撥開幼沙,來到這世界。「佢哋個樣睇落好蠢,好似啱啱瞓醒覺咁。」小海龜未看清這個世界,就馬上被工作人員拿起度高、磅重、數殼紋。「我哋要紀錄小海龜爬行、反身時間,原來佢哋十五秒就跑完兩米路,一般五秒就可自動反身,但係有啲十分鐘都唔肯郁,好得意。」
滙豐企業及公營機構業務組客戶經理莫仲傑則深入屬於北極圈的加拿大馬尼托巴省邱吉爾村,協助科學家探取泥土樣本探索全球氣候變化。

極地蚊患嚴重

鑽入八米深的地底抽取泥土樣本,莫仲傑說:「呢個深度紀錄咗幾千年嘅氣候資料。」手執代表數千年歷史的土壤,最深刻感覺竟是「舊泥好臭,洗手洗極都洗唔甩。」
研究所外釘上一塊「注意北極熊出沒」英文警告牌,工作人員每次外出都要攜槍戒備,「以前試過有北極熊走入廚房偷嘢食,好彩今次遇唔到。」最教他意外的是,極地之上竟蚊患嚴重,「拍吓手都有好多死蚊,有種黑蒼蠅重識飛入衫度咬到你出血。」
暫別營營役役的白領生活,每天早上五時起床,八時外出工作,五時「收工」,令莫仲傑體會到科學家默默耕耘的可貴,「香港做嘢乜都要快,但係大自然嘅嘢係快唔到,做研究要好有心機等。」他說:「𠵱家做嘢做到緊張,就會抬頭望吓個天,諗吓大自然。」黃海燕也有同感,自然環境破壞易,保護難,她笑說回港後「唔敢再食龜苓膏」,並有意參加保育海豚、海龜的義務工作。

為剛出生的小海龜度高磅重是黃海燕的研究工作之一。

黃海燕形容初出生的小海龜像剛睡醒的樣子。

北極圈蚊患嚴重,莫仲傑與科研人員做研究前先要穿好防蚊的保護衣。

脫下皮鞋、領呔,換上汗衣、水鞋的滙豐銀行客戶經理莫仲傑勇闖北極圈,協助科學家研究全球氣候暖化的問題。
黃海燕及莫仲傑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