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賣地結果對港股刺激不大

實戰理論:賣地結果對港股刺激不大

九月港股維持上落格局,波幅只得三四百點,走勢欠方向,但整體仍優於外圍市況。本周局勢應該不變,宜靜待期指結算後才捕捉十月之大方向。

迪士尼開幕,所謂「迪士尼概念」股份全線遭拋售;思捷環球(330)公布全年業績,股價累積下跌一成多。市場永遠如是,消息大家一早已知,股價亦早已反映,結果是一切完成後,股價大幅下挫。其實筆者早在數月前已指出,迪士尼開幕是大家已經知道多年的消息,相關概念股股價亦升了不少,根本不應持有。思捷半年前公布中期業績,從中大家已可估計全年盈利的約數,當時股價從47元急升至60元水平,亦已反映全年盈利的預期,股份被拋售亦是正常。
筆者經常都強調,炒消息只可炒至消息落實前,若消息落實前股價已處高位,必定沽之哉。大家更應培養一定的市場感覺,判斷消息是否已被反映,當人人皆知的消息已被炒作一段時間,基本上已無新意,不少「春江鴨」亦已有足夠水位獲利。
當一個概念興起時,市場經常出現指鹿為馬的評論。炒澳門賭股時,在澳門建酒店、物業的股份也被當同一概念而被亂炒。要知道澳門賭業概念在於「賭業」而非「澳門」,賭業可帶來巨額盈利,純「酒店」及「賣樓」業務,則「澳門」遠不及「香港」。炒迪士尼概念而炒零售股及酒店股還可說得通,但市場卻連「交通股」都拉上關係,實在令人發笑。至今筆者仍不明白,為何市場一直將香港興業(480)當作迪士尼概念股,大家可自問,會否因為迪士尼而搬入愉景灣居住?相信連迪士尼員工有沒有半成人搬入愉景灣也成疑問。

從經營者角度分析股票

市場上陷阱遍地,趨炎唱好的評論永遠是大多數。筆者年初極力唱淡的股份如航運股、零售股、紡織股及航空股等,至今大多已大幅下跌。其實要作此預測並不困難,大家只須從經營者角度去分析便可。平庸的分析員只會從業績去分析,散戶亦只會看已公布的業績作為入市的論據。若單以一間公司公布的業績作為前景的評估,錯與對只是一半一半。若從經營者的角度去分析,則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市場空間及經營成本的未來變化,過去的業績並不重要,也無價值。買股票就等於做老闆,應從老闆的角度去作為選股的依據。「業績好」不是吸納的理據,「未來的業務」可以更好才是吸納的重要理據。
下周政府賣地,雖然是市場之焦點,但其實重要性不高。在高息及新樓售價高企的情況,樓市難望大升。然而,發展商在其本身目的之下,賣地價格必定做好。麵粉售價貴並不代表麵包售價可以提高,估計賣地結果對港股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