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新股未必帶動影子股

投資萍語:新股未必帶動影子股

每年第4季大多是新股上市的高峯期,隨着中國建設銀行及領匯上市計劃逐步明朗化,今年第4季料仍保持新股上市旺季的傳統。筆者亦認同新股上市可刺激投資者入市意欲及市場氣氛,但如果從基本因素及資金市場角度來看,大型新股上市活動亦將對個別股份及大市造成另一方面的壓力。
以近期資金市場情況來看,港元兌美元偏強,上周五更升至7.7572的22個月高位,顯示資金仍有流入,但以港股表現及成交來看,似未真正受惠於這些流入的資金。因此,這些資金料與炒作人民幣升值及部署認購新股有關。
雖然領匯及中國建設銀行上市約共籌集700億元,但筆者預期這些資金並非單是來自現有投資者,領匯上市料會吸引一些銀行存戶將部份存款撥作認購領匯,以賺取較高息率及作為長線投資。建設銀行新股則以較能承擔風險的投資者為主,因此筆者預期領匯及建設銀行上市對市場資金壓力不會太大。
對個別股份而言,一些受歡迎的新股上市,往往會吸引投資者進行「尋寶」遊戲,炒賣一些相關股份,但投資者必須注意當中的風險。從近期交通銀行(3328)的股價表現來看,影子股的概念卻出現反現象,該股於過去3星期表現疲弱,股價由上市後高位3.525元跌至上周五收市的3.15元,這與中國建設銀行上市料有一定關係。以初步資料來看,建設銀行以股價對帳面值(PB)1.7倍之作價在港上市,相對於交通銀行股價於高位時的2.3倍為低,因此,部份投資者進行「換馬」,沽售交通銀行以便將資金認購建設銀行,亦屬合理行動。

交行3元應屬合理

筆者並不預期交通銀行股價將回落至1.7倍的PB水平(即股價2.7元),這主要因為交通銀行是一間股份制商業銀行,比對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彈性為大,而滙豐控股(005)早於去年已入股,在業務發展及管理上應可給予一個溢價,即使比對目前在港上市的中資相關銀行股作比較,交通銀行處於3元的水平(相當於PB1.9倍)應屬合理,因此,筆者建議觀望建設銀行上市最終訂價及市場反應,而交通銀行股東暫仍以靜觀其變為策略,避免受這些影子因素所影響。
另一個明顯例子是中國雨潤食品(1068)近期公開招股,預期PE約為11.3至14.6倍,但相關股份如大眾食品(708),其預期PE約為6.58倍,卻沒有因估值便宜而從中受惠。這反映新股上市對影子股的刺激並不是必然因素。投資者在投資這些影子股時,宜對兩間公司的業務性質及管理質素作出審慎比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