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的一個詞兒:「咫尺天涯」—距離雖然很近,兩眼之間兩心之間,卻如天邊遙遠。
這天在道左與一人擦肩而過,也許彼此都陌生了,忽然便記得這個詞兒。
咫尺,究竟是多近?
以為是尺部—原來辭典中根本沒有「尺」部。你要找的這個「尺」字,它竟然在「尸」部一畫,真可怕,這是死人的身體,或生命未消失而靈氣耗盡:「尸居餘氣」、「尸位素餐」、「行尸走肉」。明明是度量衡,為甚麼與死屍為伍?而此部之字:尾、屎、尿、屁、屄、屈、屌、屑、屙、屠……都不是好字。
而那「咫」更難找了。它在「口」部六畫,於此,大部份跟嘴巴有關,十分聒噪,怎可與「相對無言」的重逢混作一體?「咫」好似一個毫無歸屬感的局外人。奇怪。
「咫」在古代尺度是八寸,相當近,抬手可及。且別忘了古代的尺比現在的短,周朝的八寸不等於今日八寸,戰國時一尺是0.23米。所以從前的「咫尺天涯」更加悲愴和決絕吧。
—總是在過後才知天涯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