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升值 港元攀上7.75<br>人民幣兌非美元貨幣 波幅擴闊至3%

憧憬升值 港元攀上7.75
人民幣兌非美元貨幣 波幅擴闊至3%

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人民銀行昨日傍晚五時,公布擴大銀行間即期滙市的非美元貨幣兌人民幣交易價浮動波幅,由原來1.5%的上下限,擴闊至3%。滙商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會再借升值的消息炒賣人民幣。

【本報訊】財資界及經濟師均認為,人行此舉是為了堵塞目前美元兌其他貨幣,如歐元兌美元交叉盤,因人行限訂的交易波幅與外圍市場滙價波幅有別,所引伸的套戥空間,並非意味短期內當局將再擴大美元兌人民幣波幅區間。

港滙創出近兩年新高

不過,滙商仍然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會借消息炒賣人民幣升值。市場昨一度誤以為央行公布擴闊美元兌人民幣波幅,令包括港滙在內的亞洲貨幣霎時飆升,但消息釐清後,滙價逐步回復正常,港滙最高曾見7.7569,是03年底以來最強水平,1年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報每美元兌7.8175人民幣,國內外滙中心的人民幣中間交易價,下周一報每美元兌8.0910。
渣打銀行(香港)交易部環球市場東北亞洲地區主管黃柏堅認為,人行此舉屬技術安排,按原來規定,外幣及美元兌人民幣的波幅上下限,分別為1.5%及0.3%,引伸的歐元兌美元每日波幅規限為1.8%。
不過,當外圍市場歐元兌美元交叉盤波幅超過1.8%時,外滙交易中心的報價,便可能形成套戥空間,擴大波幅至3%後,可堵塞漏洞,因歐元兌美元滙價計算,單日波幅超過3%機會不大。

堵塞套戥促進買賣

高盛亞洲首席經濟師梁紅發表報告指出,人行的舉動具正面意義,但不應解讀為進一步放寬人民幣滙率波幅,擴大非美元兌人民幣滙率浮動波幅,人行「可有效減少因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大幅波動而產生的套戥機會」。
金管局副總裁韋柏康認為,人行新政策有助完善滙率形成機制及遠期市場發展,在市場交易的流通性獲改善後,市場參與者可適時鎖定滙率差價。銀行公會署理主席李永鴻說,新安排增加了客戶靈活性,特別是內地設廠的港商,可以掌握更佳的兌換時間。
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昨出席一酒會後表示,人行擴大人民幣兌非美元貨幣浮動幅度是好事,認為是代表機制朝正確方向發展。他不排除因此而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但在金管局優化聯滙措施下,縱然稍後將有多隻重磅股上市,熱錢不會在港逗留太久。
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經濟師謝國忠表示,人民幣滙率調整後,歐元和日圓等非美元貨幣兌人民幣交易量,少至近乎零,未能配合中國外貿對非美元貨幣需求,因此當局有此次舉動,提高市場活躍度。

對客戶買賣差價撤限制

人行宣布,擴大銀行對客戶美元兌人民幣現滙及現鈔的買賣差價,由原來不超過中間價的0.2%及1%,擴闊至1%及4%,對客戶掛牌的非美元現滙及現鈔差價限制,更完全取消,銀行可自行制訂價格。

圖為人行行長周小川。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