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畢架山一號買家索償<br>消委會續收到業主投訴

助畢架山一號買家索償
消委會續收到業主投訴

【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動用消費者訴訟基金向延遲交樓的畢架山一號發展商長實索償,引發多名業主向消委會查詢及投訴。有曾經與地產商爭拗的業主大吐苦水,表示小業主勢孤力弱難與地產商討公道;也有市民不滿消委會浪費公帑替豪宅業主打官司。
七名九龍塘豪宅畢架山一號買家獲消委會協助控告長實,消息經廣泛報道後,消委會昨日接獲不少物業買家查詢及投訴。消委會拒絕透露昨日查詢及投訴的詳情,發言人蘇偉生表示,有關資料尚在整理,如再有其他畢架山一號業主欲申請消費者訴訟基金,消委會將視乎七名業主已經入稟的個案發展情況,才決定是否接納新的申請。

「堂費可能要成幾百萬」

昨日有業主向電台烽煙節目吐苦水,表示小業主受地產商欺壓敢怒不敢言。陳先生致電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自己買了一個私人屋苑樓盤,延遲收樓半年,入伙後發現部份裝修貨不對辦,其後找過律師研究,結果是建議他別打官司,「個律師勸我唔好起訴,因為法庭堂費可能要成幾百萬,而我嘅索償額只係三、四萬。」
另一聽眾王先生表示自己是居屋業主,也遭遇過延遲入伙的問題,他批評消委會不應花費納稅人的錢替中產人士打官司,「畢架山一號本身樓價都賺咗好多喇,佢哋有六、七百萬買樓,點解要消委會幫佢哋,房協小業主都有延遲收樓,點解唔幫佢哋?」

考慮標準包括公眾利益

消委會總幹事陳黃穗表示,訴訟基金接獲申請後,會由獨立委員會審批,考慮標準包括公眾利益及成本效益。該會由九四年至今共接獲七十宗申請,當中約四成與物業有關,最後二十七宗獲批,涉及大地產商的官司,除畢架山一號個案外,目前還有兩宗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