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政府最近將珊瑚列為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這對在內地從事珊瑚珠寶加工的台商來說影響很大。」正率團參加香港珠寶鐘錶展、本身亦是珊瑚珠寶商的大碩發展有限公司老闆許慶業認為,內地全面禁止珊瑚珠寶的加工和銷售,對台灣的業者造成極大困擾,他呼籲內地政府應盡快釐清政策。
台灣有「珊瑚王國」的美譽,其珊瑚產量佔全球七成。台灣最大的珊瑚珠寶企業綺麗珊瑚有限公司負責人洪明麗解釋,當前台灣珊瑚珠寶的原材料,均採用長於深海的貴重珊瑚,這些不受華盛頓公約限制,對生態環境沒有威脅。
反之,長於淺灘的人造礁珊瑚,由於發育成的珊瑚礁平台能大大緩解颱風、暴風潮等天災對海岸生態的破壞。因此世界環保組織通過決議,禁止採伐淺海珊瑚礁石。
今年五月,廣州海關首次查獲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的紅珊瑚,加上有在東莞從事珊瑚加工的台資企業被處罰,令台灣業界對內地政府將珊瑚列為一級瀕危保護動物感到驚訝。在新政策下,台企在內地從事的珊瑚珠寶加工被視為違法;與此同時,當局全面禁止珊瑚珠寶的銷售,亦令開拓內地珊瑚珠寶市場的計劃受阻。
禁採伐淺海珊瑚礁
許慶業稱,受近年台灣經營成本高企影響,全台約三分二的珠寶企業先後到內地設廠。在新政策影響下,有台企甘冒風險,打着工藝品加工的名義,暗地從事珊瑚珠寶加工。
台灣的珊瑚產品九成外銷至日本、歐美和中東多國。僅綺麗每年的出口額高達兩億港元。為積極開拓市場,特別是內地市場,台灣珠寶界十分重視香港珠寶展,並在台北貿易中心的協助下,共有三十四家企業參展。但內地不明朗的因素,對台灣業界造成負面影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