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公布,代表小型經紀的C組經紀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由7月的13.22%升至8月的15.49%。有報道指出,這與7、8月份窩輪成交活躍有關。香港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聯同民建聯,昨日公開促請政府收緊備兌認股證的監管。
港交所資料顯示,8月份A、B、C組經紀市場佔有率依次為50.94%、33.57%和15.49%,當中B及C組都上升,A組則續跌;總成交額上升25.5%至5263.2億元。
民建聯:窩輪監管宜收緊
有報道指,證監會從8月份C組經紀佔有率上升,發現窩輪有可疑交易,可能有小部份C組經紀與發行商合作「搭棚」,吸引投資者入市買賣窩輪;發行商與小經紀合作,為客戶提供免佣及回佣安排。
民建聯昨聯同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就加強對備兌認股證監管,作出多項建議:規定所有窩輪獲批發行後,必須在未上市前配售已批准的全部或大部份發行量;檢討發行商擔任市場莊家的機制;立例防止發行商透過貨源供應量影響認股證市價上落;增加窩輪的發行資料透明度;重新考慮規定窩輪發行人須持有若干比例的相關正股等。
期貨業職工會主席王國安估計,本地在窩輪的損失達500億至1000億元。他又認為,讓發行商無限量發行窩輪,在市場供求定律下,無疑影響窩輪價格表現。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晚在其士集團酒會後表示,有關窩輪問題,局方已交由港交所及證監會跟進,局方立場是維持市場健康發展,並已要求證監會盡快提交報告,但無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