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院管理局統計,公立醫院在過去三年共進行過二十二宗換心手術,目前約有二十人正等候換心。擴張性心肌肥大症的病源,很多時都原因不明,有醫生說,嚴重心衰竭的病人如未能移植心臟,最多只能多活半年。
換心漸普及成功率高
本港心臟移植逐漸普及,九八年至○三年,共有四十人死後捐出心臟。心臟科醫生謝德富說,換心成功率很高,七至八成病人都能夠在三至五年內不出現排斥。
捐心需要一定程序,勞永樂醫生指出,首先要有人願意在生前簽署器官捐贈證,其家屬死後也同意捐出器官。如果死者沒有簽署捐贈證,但直屬家人證明他生前表示過願意捐出器官,也可以捐心。
不過心臟科醫生何鴻光說,為了確保心臟健康,捐出作移植的心臟一般都是來自意外身故的死者,病逝者的心臟通常都不適合。
有關器官捐贈詳情及下載捐贈證,市民可以上網溜覽醫管局網站: http://www.ha.org.hk/odhk/c_od_home.htm。
青壯年屬心肌症高危
林彥廷所患的擴張性心肌肥大症原因不明,症狀包括氣喘、腳腫及疲倦。據林太說,彥廷曾於七月底患過感冒,其後痊癒。何鴻光醫生指出,十至三十歲是感冒感染心臟導致心肌症的高危時期,因為這時候免疫力最強,細胞對抗細菌時會引致受襲擊的身體部位發炎,心肌嚴重發炎,心肌功能就會下降。
心臟的職責是泵血給身體各個器官,心功能受損,泵血能力下降,各器官就會因為血液不足而導致衰竭。過量血液留在心臟會引致心室膨脹,心臟功能進一步衰退,造成惡性循環。
謝德富醫生說,當所有藥物及儀器都未能令心臟康復過來,就要做換心手術。他指出,嚴重心衰竭的病人,如未能及時換心,通常半年後就會死亡。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