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水產煮不熟 易致腸胃炎

野味水產煮不熟 易致腸胃炎

大批賓客在廣州享用豪宴後出現食物中毒,其中有人被確診為急性腸胃炎。本港傳染病科專家勞永樂稱,該席豪宴的菜式包括鹿肉等野味,不排除食客因為進食了未煮熟透的鹿肉,因而感染腸道沙門氏菌。此外,宴中的蟹、鮑魚、蠔等貝殼類水產,也可能含有諾沃克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若水產沒有徹底煮熟,進食後也會受感染。
席間其中一款菜式「日月流金映玉鰲」,材料包括黃油蟹、凍青蘆筍、伊朗黑魚子醬等。勞永樂指出,蘆筍等植物含有「梳狀芽泡桿菌」等源自泥土的細菌,若烹調人員在製作食品時沒有把生、熟食物分開,便可能導致細菌交叉感染,導致賓客食物中毒。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助理教授黃世嚴則稱,若處理食物的烹調人員皮膚有傷口,便會可能令食物被金黃葡萄球菌污染,造成食物中毒。

有人認為食物「互沖」

對於有人認為當晚一些菜餚屬性「互沖」,導致賓客進食後感到不適,中醫師關之義指出,以席間的梅花鹿肉和鮮鮑為例,前者「補陽」,後者「滋陰」,兩者在食療功效上的確是起相反作用。但他補充,一次過進食「互沖」食物對人體健康不太好,但會否因此導致肚瀉,他則沒有深入研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