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警司林桂彬的大哥林炳麟,是香港大學財務處長;六弟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林桂彬表示,他出書的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分享他查案經歷、領悟正確人生觀。
撰文:冼麗婷
攝影:黃賢創
當差三十五年,轟動一時的寶馬山雙屍案、大帽山小童撕票案等,我都有參與調查。多年見盡惡煞大賊,由八十年代在刑事情報科拘捕頭號罪犯葉繼歡,至九十年代在反走私特遣隊追截非法走私船隻「大飛」,無數次面對攻擊的電光石火間,我始終未開過一槍。
………………………………
轉眼間,退休三年了。最近出書《奇案警司》,兩個女兒第一反應是:「又講呢啲嘢!」
當年寶馬山雙屍案的少年罪犯阿龍,出獄後已得到死者父母原諒;癱瘓獄中的葉繼歡也信教受洗;我亦無意抖出奇案情節惹人注目。舊案重提,不過是希望借查案的經歷,與年輕人分享人生一點因果道理。
我入職之初擔任水警,正值六十、七十年代滿海浮屍偷渡潮。當年的大陸人千方百計把車胎當水泡,目的是要漂浮到「天堂」;有人甚至天真地以為綁着吹氣避孕套也可以游過彼岸,結果屍浮被發現時,身上纏着二十個避孕套。當年的偷渡者,怎會想到香港流浮山那盞偷渡者明燈,不變如昔;現在的蛇口,卻燈光璀璨。
………………………………
一些經歷始終令我不斷思想。中三時候,老師認定我是學校魚炮爆炸事件的其中「疑犯」,我感到委屈。也可能是這種埋藏的感覺推動我加入警隊。當我與六名學員被指「吃飯遲到」違反紀律、抬着十呎長沉重木柱在操場罰跑時,曾想過打退堂鼓,但少年意氣很快被父親突然血癌辭世的現實消磨,最終畢業成為督察。
也因為一些經歷,令我在偵緝工作上力求證據確鑿;在執行上司職責時候,總不想把厭惡工作留給下屬,印象深刻一次是九七年一宗綁票案,有如電影情節般大批五百元和一千元鈔票贓款由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湧出,我與眾手足在糞裏淘了一整天。
奇案真實情節有因有果;但起伏不定的人生際遇更可以說明問題,今天我的下屬明天可以變成我的上司,在當差的漫長歲月,我從來不愛比較。刻下我以打高爾夫消磨退休生活、大案奇案在腦海煙消雲散;只有努力走過的日子,令我想跟後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