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敢冒險可能多贏錢

理財智慧:敢冒險可能多贏錢

昨天提及,有學術研究指出,「精神病人」炒股可能勝於常人,而結論是否正確,便要看實驗的內容是否公正無訛了。然而,怎樣才算是患有「精神病」?
研究找來15位腦部曾受損的病人進行測試。原則上,腦部有損傷的人,不一定有精神病,只是缺損腦部部份所掌管的範圍,不能正常運作而已。而據研究所述,那15位腦部受損的朋友,所有掌管邏輯及認知部份完全正常,智商亦屬正常,只是控制情緒部份的腦部受過損傷。通常這種控制情緒的部份,與那些基本人類情緒如恐懼及焦慮是有關的。
那些人腦部受損的原因,可能是中風,又或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而他們對於情緒反應的能力是較低的。
學者把這15位病人與另外30多位正常人集中一起做測試,讓他們參與一個玩「擲公字」遊戲。估中的話,派彩2.5元,輸了便要損失1元。這個遊戲玩法是連續玩20次,而其間參與者有權選擇繼續玩或不玩。
結果發現,腦部曾受損參與者,投資回報高於正常人那組,前者平均回報為25.7元,而後者只有23.8元。

步步為營影響回報

腦部受損的人參與為數達84%,而正常人只參與了58%的局數,反映那些人因腦部曾受損而缺乏風險意識的關係,傾向多冒風險,因而成功爭取更高回報;相反,正常的那組人因為在玩遊戲之時出現恐懼及焦慮,所以參與局數較少,因而影響了回報。
原來有時「不怕死、不怕風險」(因缺乏情緒認知能力),可能是個優點,投資之時會更加得心應手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