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本港現時投保醫療保險比率偏低,只有一百四十萬張個人醫療保險保單,當中逾八成更是附屬在人壽保險之內,若單純屬醫療保險的保單估計只有十萬張。該會贊成政府資助或以稅務優惠形式鼓勵市民買醫療保險,而以一名中年人計算,每年要繳付五千至七千元的醫療保險費,才可獲較全面的保障。 記者:梁洵瑜
該會就政府早前推出醫療改革討論文件《創設健康未來》作出回應,贊成公私營醫療服務融合方案,可更有效使用本港醫療服務。
至於融資方案,該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主席張文璐認為,政府現仍未提出融資方案建議,故聯會未能定論能否透過全民保險來應付融資問題。
該會認為若單靠儲蓄計劃並不足夠,必須輔以保險計劃。她強調,市民病了可以即時以保險分擔醫療費用,而儲蓄計劃是用作長遠的醫療費用。
投保人多 保費可望調低
雖然近兩年購買醫療保險人數上升約一成四,而除了一百四十萬張個人醫療保險保單外,另有二萬三千張團體保險,合共約有二百五十萬受保人及家屬受保障。
她指出,現時市民購買住院醫療保險,平均每年保費為二千五百元,未必能獲較全面的保障,但若以中年人計,即三十五至四十五歲人士來說,應繳付五千至七千元的醫療保費才較合適,保障也較全面;而若未來投保人數上升,保費可望調低。
醫療保險協會主席何錦霞認為,該會因為未掌握公、私營醫療收費,「例如每一名長期病患者究竟每年要用幾多錢,我哋都希望政府可以畀到呢啲數據,至可以有數得計」,故現時未能確定能否以全民保險來處理融資方案,所以要求政府能提供更多未來醫療收費及增加私營私醫療收費的透明度,業界也會同時提升行業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