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研究院近日對五百家外貿企業進行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出口業務壞帳率高達百分之五,遠遠超出發達國家介乎百分之零點二五至零點五的水平。
以中國去年近六千億美元出口額計算,因出口產生的海外壞帳高達三百億美元,達到二千四百多億元人民幣。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柴海濤,對中國現時壞帳情況表示憂慮,他認為壞帳如斯巨大,主因是絕大多數企業還沒建立起內部信用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水準仍然很低。亦有部份企業急於在海外擴張,對進口國的信用風險了解不足,而造成壞帳。
電子服裝業壞帳最多
調查顯示,海外壞帳最常發生在競爭激烈的出口行業,例如電子、服裝、輕工等。柴海濤解釋,因市場競爭,企業為爭取定單,在簽訂合同確定付款方式時,往往對買家要求比較寬鬆,增加了收款風險。
他指出,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的中國,在信用風險防範問題上愈來愈嚴重,甚至成為很多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樽頸。他引述商務部另一家機構的調查,在一千家受訪的外貿企業中,六成八企業都試過因貿易夥伴失信而蒙受損失,最常出現是拖欠貨款和違反合約。
另外,近日首次面世的《科法斯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二○○五至○六》,將中國的短期信用風險評定為A3級,代表國家風險穩定良好。
新華網/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