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指教壞子女先使未來錢<br>籌款賣物會校方借錢學生購物

家長指教壞子女先使未來錢
籌款賣物會校方借錢學生購物

【本報訊】慈雲山一間小學在上周五舉行籌款賣物會期間,校方借錢給約五十名零用錢不足的學生購物,涉款共約四百元。有家長對事件感到震怒,指摘校方此舉教壞學生,恐子女學會先使未來錢;校長伍麗嫺則解釋,校方為免學生失望,才借錢予他們,事後她也覺得不應借錢,表明今後都不會。 記者:倪清江 黃嘉寶

發生借錢事件的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由於校舍殘舊,政府已在現址對面空地為該校興建新校舍,將於明年落成。校方需另籌款約二百萬元,為新校舍添置空調設備及資訊科技設施。該校去年底起曾舉行多次籌款活動,但至今只籌得三萬五千元。
該校上周五舉行賣物會,貨品每件由一元半至四十八元不等,包括小燈籠、電話繩及食譜等,還有五元一支的即製棉花糖,吸引不少學生光顧。

「未得家長同意」

不過,有家長昨投訴,指校方竟借錢給學生購物,其兒子當日本來已帶了十元零用錢,但仍成功借得五元。投訴人引述其子說,當日有很多同學排隊借錢,借數元至數十元不等,他們須於本周一還款;校方發給他們一張有蓋印及銀碼的紙條,學生可拿着紙條當錢購物。
該名家長對此感到震怒,「本人強烈譴責學校向學生灌輸這種先使未來錢的思想,又事先未有得到家長的同意。」
該校校長伍麗嫺昨回應稱,當日有學生因為沒有帶錢或零用錢不足,看見別的同學有錢買棉花糖及玩具,顯得悶悶不樂,央求老師借錢給他們,於是校方答允,並為需要借錢的學生登記,共有約五十名學生借錢,借出總額約四百元。「佢哋想送嘢畀屋企人,又知道學校要籌款,想出啲力。」

專家:問題不大

伍校長表示,有家長已向學校投訴,擔心借錢會縱壞子女,事後校長也覺得不應借錢,故此校方今後將不會再借錢給學生。她說,班主任事後已教導學生應如何正確運用零用錢去協助學校籌款。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系主任侯傑泰認為,該校不算違反教育原則,而學校借錢給學生只是偶一為之,加上金額不多,問題應該不大。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也撐該校,指家長對學校的批評過份,「食一個棉花糖,唔係先使未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