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周末,到外地度假,外國的朋友小別之間會說一句:Enjoyyourholiday。
Enjoy這個字,也沒得中譯。流行的所謂「享受」,聽起來完全不像中文。「享受一個假期」,甚麼叫「享受」,在一個小農社會,帝皇的美式酒店,吃不完的海鮮自助餐,一切吃喝物慾的黃金周式放縱,就叫做享受。泡沫越追越發泡,享受還不夠,還要「豪華享受」,豪華享受之外,尚有「超豪享受」。
甚麼叫Enjoy?關鍵在一個Joy字。Joy,只是一點點情趣,不是消費的狂歡,不是中了六合彩多寶的雀躍。Joy之樂,不是一整座茂綠森林,只是無意中採得的一小束野草莓;不是整個海洋,而是撞擊在崖石上的一朵留在掌心的浪花。
Enjoyyourholiday,與朋友和親人小別,一句小小的祝福,通常隨附着抵臉的一小吻。
甚麼叫Enjoy?例如,生長在波士頓,少年時第一次去紐約,與一個中學同學。選在感恩節,因為感恩節的紐約有一場街上的巡遊。十五歲,享受一個假期,只看那場巡遊就夠了,在大街上站了半天,揹着行囊,拿着一杯可樂。那一天的秋陽如金,在一生之中其他的日子都沒有那麼柔麗過,色彩喧囂的記憶,從此長留腦海。
後來,當你長大了,事業相當成功,二十七歲就得到大企業調派,乘頭等飛機出國公幹開會。頭等機艙的「享受」豪不豪華?你只記得空姐奉上的一杯熱朱古力,還有幾塊曲奇。盛熱朱古力的那隻瓷杯很美白,餅乾放在一隻精緻的碟子上,隔着一塊深藍色的小餐巾。
因此真正享受(Enjoy)一個長周末(LongWeekend),少不了帶一本書。不是扮嘢,因為閱讀,是Enjoy的一份核心的情趣。這叫做小資產階級。
中國從前的讀書人,懂得甚麼叫Enjoy:「竹裏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消受無閒事的清靜之福,補讀平時看不完的書,還加上一片竹林,一座亭子,一壺清茶,這叫做Enjoy。
從甚麼時候起,「享受」變成中國式的暴食、掃貨、嫖妓,加上抱起孩子在迪士尼的洗手盆上拉一泡屎?從這國家發生了一場冤枉的「革命」,追求「越窮越光榮」,然後又如夢初醒地「改革開放」,十三億人「奔小康」開始。這一切,是他們的自由,不過幸勿玷污了Enjoy這個英文字,因為這個動詞,真的比較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