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七年 間歇癱瘓<br>柏金遜病漢求助手術費

患病七年 間歇癱瘓
柏金遜病漢求助手術費

六十歲的貴叔一天之中只有三分一時間活動如常;其餘十六小時卻是僵卧在床,動彈不得。自兩年前柏金遜病情惡化後,這種間歇性癱瘓的症狀深深困擾着他,唯一的方法是進行深層腦部刺激手術,紓緩病情,惟十五萬元手術費卻更令他困擾。

記者到訪之際,剛吃過藥的貴叔,藥力尚未生效,他惟有坐在椅上,在家人的協助下由房間推到廳中與記者見面,訪問開始的首一個小時,他不但無法言語,身軀更不停顫抖,狀甚痛苦,其女兒則在旁為他按摩手腳。
「佢病情愈來愈嚴重,我照顧佢壓力都好大,有時都會忍唔住喊。」五十四歲的貴嫂說。
貴叔原於皮革廠任職,九八年證實患上柏金遜病,出現手腳震顫及乏力的症狀,須服藥物控制病情,惟兩年前起,藥物漸失效用,貴叔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愈來愈少。
「有時食完藥一個鐘之後,佢都可以自己落街行一陣,不過試過好多次食完藥完全無用。」貴嫂說。

家人承受莫大壓力

貴嫂表示,丈夫試過吃飯期間突然暈倒,又曾在街上失去平衡跌倒,弄致手腳流血,有時更會小便失禁,起居生活須由旁人照料,雖然患病的只是貴叔一人,然而全家人均承受莫大壓力及痛苦。
訪問中段,貴叔慢慢回復說話能力,他吃力地說:「𠵱家一個月都冇出到兩次街,日日喺屋企瞓,真係好悶。」
目前貴叔於廣華醫院覆診,其主診醫生鍾天希表示,貴叔自從○○年開始便於該院接受治療,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病徵初期仍能被藥物控制,惟因柏金遜症屬於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患者身體狀況隨年月而惡化,目前藥物只能減輕貴叔部份病徵,但同時亦為他帶來很多副作用,以致日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手術儀器病者自付

經詳細檢驗後,鍾醫生認為貴叔適合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以改善病情及減輕藥量。
根據醫管局現行政策,柏金遜手術所需的電極儀器費用要由病人自付,不會獲得資助,約需十五萬元。
「我嘅心願係快啲做手術,唔敢奢望可以做番嘢,只要可以出街行吓已經好滿足。」貴叔哽咽着說。貴叔病後無法工作,子女收入微薄,難以掏出十多萬元購買有關儀器,他希望善長可以伸出援手。
捐款編號:C1809

手術解構

深層腦部刺激手術(DeepBrainStimulation)原理是透過植入腦部的電極,產生電流以壓抑四肢震顫的情況,手術需要一套醫療儀器配合,包括:電極、延伸導線、刺激器及體外操控器。醫生會利用磁力共振造影或電腦斷層掃描,以確定導致震顫的病灶,然後為病人局部麻醉,在其腦部開一小孔,放入電極,進行測試及調校電量強度。安裝電極後,醫生再替病人全身麻醉,並於胸口植入刺激器及延伸導線。
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香港首宗深層腦部刺激手術於九七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該院至今已進行了約三十宗手術,瑪麗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亦有進行小量同類手術。供應柏金遜手術儀器的代理商則表示,全港共有六十九名病人曾經接受該手術。
資料及圖片來源:醫療器材公司Medtronic/醫院管理局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胸口植入刺激器及延伸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