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求「自由」的尾波(直譯自英文Wakeboard)花式滑水自八十年代在歐美流行起來,熱潮在九○年代中傳到香港,但參與的人多是玩票性質。直到兩年前,香港誕生了首名尾波滑水的全職運動員,才使外人得窺其正規訓練之全貌。文:許樂暉 圖:成啟聰
「Wakeboard跟傳統體操運動性質相似,都是依靠人體三個軸心:頭部、腰及腹部來作各項轉體動作;分別只在於前者在水上、後者在陸上進行而已。」尾波花式滑水教練兼亞澳區指定裁判樂其偉(Rocky)說。
靠彈床練好基本動作
一年前,現年二十二歲的溫家財成為香港第一位全職的尾波滑水運動員,教練Rocky也將歐美的訓練模式搬到「財仔」身上。據他所言,訓練模式分水陸兩類,每天早上約五點半起床,先在彈床上反覆用約兩小時練習基本動作。由於彈床和水面的屬性相似,若能在彈床上把動作做妥,在水面上的十五分鐘實戰練習,便可專注於細節的改善,事半功倍。
除了平衡力外,「財仔」的訓練也涉及上下肢力量的增強。這包括掌上壓、引體上升和仰卧起坐,旨在鍛煉上半身的肌肉;而扎馬除了是訓練平衡外,更可鍛煉大腿肌肉的耐力。以上陸上訓練每個項目做十五分鐘,連同跳彈床總共三小時的陸上訓練。
上下肢訓練不可缺
旁人熟睡時候便要開始訓練,「財仔」初時也不太習慣,他說:「我向來都是『夜鬼』,初時每晚只有四小時睡覺真是很辛苦;加上每日運動消耗量極大,試過跳完彈床後,累得站也站不穩。」
Rocky計算過,每天的訓練量可消耗約一萬三千卡路里。難怪經過九個月的訓練後,「財仔」的身形出現明顯變化:「倒三角」的腹肌、健碩的雙肩及上臂,體重亦由一百七十磅降至一百五十磅,愈來愈像一個職業運動員。
尾波評分知多啲
尾波花式滑水比賽的最高評分為100分,每個賽程的花式動作根據以下3個準則計分:完成度(33.3)、強烈度(33.4)及組合度(33.3)。國際大賽一般分為公開組及高級組比賽,每次比賽只容許參賽者1次跌倒機會,第2次跌倒即出局。
註:由於尾波有一定危險性,應尋求合資格教練陪同以策安全。
溫家財小檔案
年齡:22 身高:1米72
體重:150磅 尾波花式滑水年資:4年
全職運動員年份:2002年
參與賽事成績:2004年亞澳區錦標賽第12名、2004年全國賽冠軍*
*只列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