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美國首名登月太空人杭思朗一九六九年留下的名言,直至今天人們仍然記得,甚至要重演登月的一幕。美國沒有派人登月三十三年,太空總署NASA前天(周一)宣布,美國將於二○一八年,派遣四名太空人,乘坐新式、強化版的阿波羅號(Apollo)太空船登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成為未來登陸火星的跳板,延續人類不完的征空夢想。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去年提出的「太空探索遠景計劃」,那時已經提出到二○二○年派太空人重返月球,並着手為人類征服火星做準備。總統敲定大計,NASA前天公布新征月計劃,指未來十三年將耗資一千零四十億美元(八千一百一十二億港元),以在二○一八年,派太空人重返月球。二○一八年,比起喬治布殊要求的還早兩年。
2火箭太空結合再出發
美國於六九年首次發射阿波羅太空船載人上月球,到了七二年阿波羅十七號太空船完成使命,阿波羅探索太空計劃就叫停了。新征月大計,意味人類闊別月球三十三年後,要再次回到月球。
新太空船設計上將會是阿波羅號的強化版本,太空總署署長格里芬說:「它非常近似阿波羅號……但會更加巨型,想像一下加添了類固醇的阿波羅號。」新太空船似阿波羅號,不似前年發生過空中解體、計劃在二○一○年退役的穿梭機,由火箭推動,最多可載六人。
依照新征月計劃,新太空船將安裝在一支火箭頂部,運送四名太空人上太空,另一支推力更強的無人駕駛火箭就負責把物資和登月着陸器送上軌道。兩支火箭會在太空結合,然後再出發往月球,初步計劃四名太空人會在月球逗留四至七天,建立人類在月球首個基地。太空艙重返地球後會張開降落傘,降落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耗資逾8000億料掀爭議
這個耗資逾八千億港元的新征月計劃,可能會在美國社會引起重大的爭議,因為伊拉克戰事和颶風卡特里娜災後重建已令美國財政負擔百上加斤,但格里芬強調今次八千億港元的登月成本,只是阿波羅計劃的五成五,而且會在未來十三年攤分,NASA不會在每年的一千二百四十八億港元經費以外,再尋求增加撥款。
格里芬說:「我們一定不可以因為解決短期問題,而犧牲我們未來的長遠投資,當遇到颶風,我們不會因此廢除空軍……我們也不會因此撤掉NASA。」他又表示,新太空船會循環使用穿梭機的主引擎、固體燃料火箭推進器和外置燃料缸。
路透社/美聯社/有線新聞網絡/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