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世界級的商業城市,有亞洲最出色的商學院,有世界數一數二的企業和品牌,更有世界級的廣告公司。國內雖然是市場經濟的新手,但論廣告行銷,絕不比香港遜色。援引一例如下:
友人介紹我看一齣國內拍的電影,先不說好看不好看,故事和拍攝手法算是新浪潮的了,節奏也很明快,沒有一般國內「大片」那種懨悶。友人介紹我看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故事太怪誕,她看不明,想我看過後解釋給她聽。其次是封套上那句宣傳標語:女主角「首次銀幕正面全裸」。多吸引!
把片子看完,噢,果然是正面全裸,只是「正面」與「全裸」並非同時發生!事實上女主角有半個遠遠的裸背鏡頭,是不是女主角本人呢,我也說不準!
我不但沒有失望,反而十分佩服國內的宣傳手法,既不會超越尺度,也能吸引觀眾看。觀眾覺得受騙了嘛,自然又不好思意說出口,除非承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而且確只想看一次女主角的「正面全裸」。
幸好是電影宣傳的手法,如果換成其他商品,影響可能很大。譬如宣傳汽車「捱撞安全」,原來是指捱撞時不安全,安全時不捱撞,那麼消費者可能不只失望,隨時連性命也失掉啊。
李樹昇
編按︰李敏因私務暫停,是日由李樹昇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