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唱不能說–追談《超女》政治

能唱不能說–追談《超女》政治

吳國光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

風靡中國大陸的《超級女聲》歌唱比賽,已經落幕一段時間了。評論也不少:正統的,從中看出「顏色革命」的危險;激進的,發現這是一場民主訓練;審慎的,呼籲不能搞這樣的「民粹民主」;女權主義的,歡呼它對男性中心審美觀的顛覆;全球主義的,找到了它的西方源頭;「無權者的權力」論,則在其中享受着地方電視和普羅觀眾聯手挑戰具有話語霸權的中央電視台的快感。
《超女》原來如此政治。作為一個政治學家,我於是對於《超女》也有一點兒感想。本來期待有人幫我說出來,可惜迄今並未看到。於是,遲遲動筆,還是要追加一點看法︱「想說就說」唄。
不對了,寫錯了一個字。《超級女聲》的宗旨,是「想唱就唱」,而不是「想說就說」。不要小看這一字之差,那個差別大了。歌唱固然動聽,然而,大體上,是重複別人(歌詞作者)講過的話,而且按照別人(曲子的作者)所設定的方式來重複。中國的一些邊遠地區,民間也有順嘴作歌的風俗,我嘴唱我心。
但是,這次《超女》比賽,反正不是這樣子的。到了決賽,甚至連這種對別人詞句、音調的重複,也不能由着選手的意思來選擇這個「別人」︱組織者設了幾個類別,歌手們就在那些諸如「革命歌曲」、「民間歌曲」等幾個「鳥籠」裏唱了。

中央見人多就緊張

饒是如此,據說黨和國家領導人已經很緊張了。畢竟有上千萬人捲入,聽說光參賽者就有十五萬之多。嘴說最相信群眾的人,反而看見人多就膽戰心驚︱是不是很奇怪?
不過,人數就算少一些,那又怎麼樣?這就是我的感想所在了:能不能也在中國辦一個《超級你聲》節目?宗旨就是本人所欣賞的那個,「想說就說」。正常人都會說話,願意參賽的人不會太少;估計節目也會有滿高的收視率,商業上應該是合算的。可是,俗話說,「說的不如唱的好聽」,願意看這個節目的人,恐怕要比收視《超女》的少很多。且說有三百萬吧,是《超女》觀眾的十分之一。你估計,黨中央是不是就不緊張、不在乎呢?
我猜,不是。如果有個一萬五千人參加比賽、三百萬人參與投票的電視「說話」比賽節目,有人可能會嚇死。其實,咱們這個節目更為緊貼群眾,沒有性別歧視,沒有能力歧視,符合「三個代表」的要求,合乎「和諧社會」的宗旨。《超級你聲》︱多棒的名字!「想說就說」︱多好的宗旨!特此聲明:任何地方,如果有人要辦這樣的活動,須承認本人的發明權。

讓人說話天就塌下

問題是,在中國,你恐怕辦不成。為甚麼?不知道。可以唱,但不可以說,這就是中國的政治現實。
號稱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領導核心的毛與鄧,都講過:「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可是,他們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卻完全不贊成這個說法。他們相信(我也相信):讓人說話,天就會塌下來。十三億人,十三億張嘴巴,糊弄他們吃飯已經是個天大的問題;現在,有些人吃飽了,還要說話?怎麼辦?只能默許她們小小地唱唱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沒有規定「公民有唱歌的權利」,一旦有問題,那就可以按照法治的原則來解決。至於說話,領導人天天都在電視上大說特說,小小老百姓你就閉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