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再受風暴威脅<br>油價漲6%逼近67美元

墨西哥灣再受風暴威脅
油價漲6%逼近67美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正研究兩項壓抑油價方案,但傾向維持產油配額上限不變,僅在市場需要時提供剩餘產能。加上一個新的風暴正吹向墨西哥灣,國際原油價格昨天急漲逾6%,天然氣價格更創新高。

【本報綜合報道】紐約原油10月期貨昨天一度升3.81美元(6.05%),高見每桶66.81美元。倫敦布蘭特11月期油曾漲3.58美元(5.79%),至每桶65.39美元。本港時間昨晚11時,紐約期油報65.83美元,升2.83美元;布蘭特期油報65.20美元,升3.39美元。
此外,紐約天然氣10月期貨曾銳升1.436美元(12.89%),攀上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12.58美元。

油組傾向不增產

油組昨天在維也納召開兩日會議,商討如何冷卻熾熱的油市。油組主席阿薩巴赫說,該組織正研究兩項建議:(一)提高每日產油配額50萬桶;及(二)維持配額不變,但在市場需要時提供油組所有的每日200萬桶剩餘產能。
消息人士說,油組成員國重點討論第2項方案,而油組最大成員國沙地阿拉伯「很可能」支持提供剩餘產能的建議。
利比亞能源部長沙特萬亦支持第2項方案,他說,油組願意向市場提供剩餘產能,這是對市場的一項「測試」;倘沒有買家出現,這正好向市場發出強烈信息,說明原油沒有供應短缺。
油組數個成員國的石油部長也表示,他們反對提高產油配額,因為高油價是煉油產能不足所致,並非原油不敷應用。
《金融時報》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全球經濟前瞻」初稿說,油組和國際油公司未有在產油和煉油方面作充分投資,藉此壓低未來5年油價。隨着需求趨升,油組的剩餘產能正在萎縮;倘油組提高產油配額,剩餘產能會進一步減少,這意味油組壓抑油價的能力有限。
分析員說,無論油組決定採用第1或第2項方案,市場都不會即時獲得額外的石油供應;油組本身亦開始關注石油供應過剩,今次開會只是強調有能力應付市場需要。

兩公司撤走工人

另外,在颶風「卡特里娜」肆虐後僅3星期,熱帶風暴「麗塔」正在巴哈馬附近形成,並可能會加強為颶風,或會在周末威脅美國德州南部的煉油和天然氣生產運作。
雪佛龍和蜆殼油公司表示,正撤走墨西哥灣離岸鑽油台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