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環球(330)上周公布的業績再次有好表現,截至今年6月底止末期經營溢利達33.38億元,上升67%,每股盈利為2.79元。除了派發末期息66仙,另加派特別股息84仙,合共派息1.5元,令不少投資者感到驚喜。
派發特別股息,可能會令不少投資者產生誤會,以為集團再擴展的空間有限,但思捷的現金流超過27億,縱使今次派息所涉及的金額高達18億元,集團仍留有9億用作開新店及翻新店舖,計劃中包括開設超過110間直接管理新零售分店,可見派發高息並不等於思捷欠缺發展空間,亦不等於高增長期已過去。
當然,除了增長前景需要考慮外,滙價的波動會否對思捷的業績前景帶來影響,亦是投資者關心的重點。集團副主席及財務總監潘祖明在業績會上表示,不擔心歐元的波動會影響集團業務表現,只要集團營業額每年能達到20%的增長目標,就能抵銷滙率波動的影響。事實上,上半年歐元從高位反覆回落,但思捷剛公布的業績卻似乎並未受影響。
貿易摩擦堪憂
隨着美息或在短期內見頂,以及風災後的重建,可能令美國的財赤加劇,美元其實有機會轉弱,所以思捷今個財政年度面對的滙率問題,將不會如上個財年般嚴峻,既然04至05年度的業績亦有如此理想的表現,新財年的業績理應更理想。
不過,雖然以上兩個問題預期不會影響思捷的前景及業績,但歐盟對中國入口成衣設限的問題,投資者卻須加以關注。因為即使思捷可將受限制的產品(包括褲和汗衫等)轉至成本較中國更低的印度及印尼等地生產,但由於集團現時約有45%的產品是採購自中國,能否在短期內將此比例大幅下調,因而減低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影響,實在是思捷今個財年的一大挑戰。
市盈率已偏高
以思捷目前21倍的市盈率計算,對比起其他國際品牌如GAP的14倍,市盈率已是偏高,但因為思捷過去數年的盈利能維持高速增長,所以21倍市盈率仍是市場可以接受的水平,其股價是否仍有上升空間,很視乎盈利增長速度何時停下來。
假設思捷今個年度仍可維持超過3成增長率,即預期市盈率只有約17倍,股價仍屬合理,絕對有力上試70元的關口。不過思捷累積的升幅極大,股價的波動性料會增加。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