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威 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曾慶紅這次訪港處處顯露親民作風,剛下機便以廣東話向香港人問好,又宴請全體立法會議員。
在訪港期間,曾慶紅大概要展示中央領導人的親和力,常忙於握着市民的手,以示友好。他在參觀房協轄下的長者屋彩頤居時,探望一對八十多歲的夫婦,並熱情地握着兩人的手說,「對長者,我們要尊重。」之後,曾慶紅前往欣賞十多位長者的「毛巾操」表演。他又握着教練的手說,「我要謝謝你,老人們也要謝謝你。你的努力能讓大家活動得更好。」表演後,曾慶紅再到大廳與長者交談,當獲知某長者剛度過九十大壽後,他再一次展示熱情,主動趨前握着這位長者的手說,「祝賀您啊!」隨後,曾慶紅來到牛頭角得寶花園一戶工人家庭。他熱情不減,緊握着男戶主的手長達十多分鐘,令人側目。幸好男戶主相當受落,稱感覺曾慶紅的手很溫暖,「好似有一股暖意由手掌傳到我體內。」
傳遞政治訊息
握手寒暄在西方是基本禮儀,傳達問候和表示善意;除了一些官方場合外,握手雙方甚少有尊卑之分。然而,握手在中國大陸往往變成了傳遞政治訊息的工具。於九三年舉行的寶蓮寺天壇大佛開光大典上,當時的新華社社長周南以佛教的雙手合十,來拒絕與港督彭定康握手。今年三、四月間,中日雙方關係緊張。中國外長李肇星訪日時,也沒有與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會談前握手。
在香港事務上,兩任中共黨總書記均以握手來暗示特首的人選。江澤民在會見特區籌委會成員時,「眾裏尋他」刻意在一百五十多名成員中尋找董建華,還主動與他握手。胡錦濤接見財富全球論壇代表時,亦和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握手交談了十一秒。
處處掌控港務
曾慶紅以緊握港人的手,寓意關懷香港,誠為美事。然而,若曾慶紅的雙手緊握,暗示為牢牢掌控香港事務,則令人不寒而慄。由去年的名嘴封咪事件,到立法會選舉,以至今年曾蔭權擔任新特首,不少港人均感到中央政府的「無形之手」處處掌控香港事務,令港人意願難以彰顯。
香港由百多年前的小小漁港,發展至今日的國際大都會,全賴香港的自由、寬鬆的氣氛;加上港人靈活多變,令香港可以在不同的政經環境中持續成長。比對中國大陸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事事掌控、由中央下指令的體制,並不見得是適合香港長期發展的模式。因此,香港得到中央政府溫暖的「握手」,殊為難得,但獲得中央政府「放手」,則更為可貴。
當前,中國大陸已有六十六萬個農村的村委會實施直接選舉,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中國人的管治能力也蠻有信心。早前他在中歐領導人峯會的記者會上說,「如果中國人民能夠管好一個村子,我相信幾年內,他們將能管好一個鎮。」
在香港,自五二年開始,市政局引入選舉制度,至八二年再實行區議會選舉。在回歸前,區議會及市政局已沒有委任議席。因此,○七、○八年實施立法會及行政長官普選,決非「激進」或「天翻地覆」的改變,而中央政府亦應相信港人的議政及管治能力,「放手」在香港實行真真正正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