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娘子」領先施羅德<br>德國大選 熱捧女總理

「鐵娘子」領先施羅德
德國大選 熱捧女總理

德國昨天(周日)大選,選情空前激烈,選前民調顯示,有「德國鐵娘子」之稱的反對派基督民主聯盟領袖默克爾(AngelaMerkel),很可能擊敗現任總理兼社會民主黨黨魁施羅德(GerhardSchroeder),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如果這位來自前東德的鐵娘子登上總理位,德國今後的經濟和外交政策都會跟施羅德路線不同。

大選投票於香港時間昨天下午二時開始,施羅德和默克爾分別到漢諾威和柏林的票站投票。施羅德於一年前宣布解散議院,尋求爭取連任推動改革,突然提前大選,使今次選戰成為德國戰後競選時間最短的選舉,以社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和以基民盟為核心的反對派鬥得難分難解,兩個陣營打破幾十年傳統,拉票活動一直鬥至投票在香港時間今晨零時結束為止。

默克爾或領導聯合政府

選前民調顯示,默克爾領導的保守派基民盟會贏得百分之四十一點五的選票,親商的盟友自由民主黨會贏得百分之八的支持率,可望贏得大選,勉強籌組聯合政府,取代施羅德中間偏左執政聯盟。基民盟在前總理科爾領導下,曾於一九八二至九八年長期執政。
但六十一歲的施羅德是政壇不死鳥,上次大選他同樣臨尾反超前,而且他在短短數周內把默克爾本來超過兩成一的領先優勢大幅縮窄,選前民調又顯示他的社民黨可得票執政聯盟以及左派政黨可合共贏得百分之四十八選票,加上還有兩成五游離選票,投票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鹿死誰手。
即使基民盟贏得多數選票,但若未能與自由民主黨在五百九十八個議席中取得過半數優勢,默克爾可能被迫要和社民黨組成不分右派左派的大聯盟,當上總理推動經濟改革法案時仍會遇到重重掣肘。但施羅德表明不會加入,他一旦落敗就辭職,退出政壇。如果社民黨和綠黨勝出,施羅德可能會拉攏親商界的自由民主黨,合組紅黃綠三色的「交通燈」政府,但自民黨未必願意加入。

來自東德「我知變革好處」

施羅德執政七年,卻不能強勢連任,主要原因德國經濟七年來沉疴不起。五十歲的默克爾則緊捉德國人情緒,差不多每次競選集會都狠批施羅德未能搞好經濟、中間偏左政府「失敗」,還告訴選民:「施羅德七年前說要創造五百萬個就業職位,現在德國有四百七十萬人失業。」
雖然她來自共產東德,但提出比施羅德更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包括減入息稅、放寬現時僱傭條例,讓中小企業可以更靈活經營,以降低現時高逾一成一的失業率。她用自己走過共產東德日子說:「我的生命隨着柏林圍牆倒下完全改變了,我知道變革會帶來一些好處。」思變的人心可能會聽他的。
施羅德還擊之道,是默克爾會在經濟不景時打擊福利制度,令貧富更加懸殊。他又大打反戰派指親美的默克爾支持攻打伊拉克,「是敗壞德國在海外的名聲」。他前天在法蘭克褔的集會上矢言要後來居上:「大家請放心,我未來仍會是總理。」
美聯社/法新社/英國《衞報》/《泰晤士報》

選情告急的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妻子在家鄉漢諾威票站投票。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