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主教 推動民主有心有力

敢言主教 推動民主有心有力

【本報訊】本地學者和政界不少人都認為,陳日君較以往的主教更積極參與香港的政治,在推動民主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除與個人因素有關外,也反映了教廷對人權和社會事務的取態;而中梵關係的轉變,將影響香港教區主教與港府的關係和互動。
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認為,陳日君在不少社會事務上十分敢言,當年呼籲天主教學校收容內地來港的無證兒童,尤值得大家尊敬;作為辦學團體一般不敢開罪政府,因當局可以有很多方法「合法懲罰」不聽命的團體,但陳日君仍站出來為無證兒童說話,「需要好大勇氣同道德力量。」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陳日君在推動本地民主發展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過去更曾呼籲教徒上街表態。但他認為,這不單是陳日君個人作風和立場使然,也與教廷七十年代開始,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和關注人權的取態有關。

中梵關係有影響

陳健民又認為,過去中梵關係緊張也影響了本港天主教區與港府關係,隨着中梵關係緩和,估計教區對港府的關係可能較為溫和。至於陳日君離任會否改變本港教區對社會和政治議題的參與和取態,要視乎其接班人的作風是否跟他一樣「走到咁前、咁鮮明」,因為即使立場一致,表達方式的差別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立法會議員李柱銘也指出,近二十年來教廷對社會重大事件都採取積極態度,貫徹正義和平的理念,因此教會在社會事務上扮演活躍參與的角色;上任主教胡振中樞機雖然較低調,但在一些社會問題上同樣「企得好硬」,只是表達手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