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牌擊中施羅德

經濟牌擊中施羅德

德國昨天大選,來自東德的基民盟黨魁默克爾人氣大盛,一個原因是她打出的競選牌──經濟牌,絕對牌面正確。
十五年了,前西德和東德統一了十五年。當年基民盟的總理科爾早已料到,在前東德共產爛癱子的包袱下,統一的德國是賠上經濟代價。直至今天,德國失去了九十年代有過的經濟超強地位,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一,近五百萬人失業,經濟增長幾乎等於零。

「為工作憂慮為未來擔心」

見到這樣的經濟殘局,柏林圍牆倒下的歡呼聲不見了,英國《衞報》記者走訪德國選民,在慕尼黑的印刷行政人員說:「每一個人都很驚。為工作憂慮,為未來擔心,為通漲恐懼。」不只一個選民,很多選民都瀰漫這種悲觀情緒。有調查指,德國人現時對末來的悲觀程度,在栢林圍牆倒下以來最高。
默克爾生於西德,三歲時隨傳教士父親到了東德,在共產制度下生活。來自東德的背景,使她敢向選民說,她一定要經改。
但連她的鄉親父老都不寄予厚望,默克爾的老師多納特說:「沒有一個政客可以解決德國的問題,即使默克爾也不可」。部份選民希望默克爾上場,事實上只抱着「等着瞧」的心態,選哪一個候選人也是孤注一擲,今次大選可算是德國全民賭注吧。
英國《泰晤士報》/《衞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