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輸歐成衣配額是按實績分配給廠家,內地很多中小企只獲發很少配額,中小企居多的浙江省可說首當其衝,他們被迫高價光顧黑市配額市場,一件衣服最少要多付二美元,有企業一年配額費用高達二百萬元人民幣。
不過,本港紡織界相信,明年中國開始將部份配額公開招標,加上批准配額合法轉讓,黑市市場會消失;但由於配額依然供不應求,廠家買配額的成本,未必低於黑市價,成本壓力未必能夠紓緩。
中小企料高價購配額
由於過去「配額年代」,配額主要發放給國有商貿企業,而政府又是按配額使用情況去分配下一年配額,於是「富者愈富」,不夠配額出口成衣的中小企,自然要參與黑市交易。浙江浪莎集團董事長翁榮金說,年花約二百萬元配額成本。
今年中歐達成紡織品協議後,公布首批可獲分配配額的企業名單,有港商去年出口歐盟四百萬件襯衣,今年才分得七萬件,坦言考慮從黑市買配額。
一名紡織業者對本報稱,明年配額新增招標制後,將打擊一些廉價出口商,「例如配額價要五角美元,賣開五美元一個中價胸圍的廠家還可承受,但賣開五角的,加入配額價後便血本無歸了」。
另外,下周一展開的中美第五輪紡織品會談,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傅自應表示,中國在一些重大原則上不會作出很大讓步。據悉,分歧主要集中在設限期限、增長基數及幅度。但雙方已達原則性共識,認為中美需要一個穩定的貿易環境。
《經濟觀察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