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令子女升讀優質學校,家長們都「死慳死抵」努力儲錢作為子女教育經費,林太的目光尤其遠大,她在長女出生時開始儲蓄,十五年間成功滾存了六百萬元,供兩名寶貝女兒到海外升學,平均每人有三百萬元可用。這位精明母親笑說自己並無特別投資心得,「我都係學我阿媽,將啲錢儲番畀個女讀書,子女嘅教育無論點都係最重要嘅。」 記者:梁美寶、譚暉
與丈夫一起從事食品批發生意的林太,昨日偕同長女林毅娜到在港舉行的美國教育展,搜集赴美升學資料。該展覽共有二十多間美國大學參展,每年學費由最廉宜的七千美元(約五萬四千多港元)至四萬五千美元(約三十五萬一千港元)不等。
長女出生後開始儲蓄
林太的長女現年十五歲、幼女十三歲,兩人分別就讀港島一間傳統名校的中五及中二。她說,自從長女出生後,夫婦二人已開始儲蓄計劃,希望為她提供最好的教育。
「佢哋讀幼稚園嘅時候,我已經開始打聽邊間中學好,然後轉讀佢嘅直屬小學,然後再升上中學。」林太說,自己與丈夫一直努力儲錢,不買名牌、也不會亂花錢。但為培育女兒各方面的興趣,每月花數千元,安排她們學習鋼琴及中國舞。
望女海外升學增見識
十五年成功蓄儲六百萬元,林氏夫婦並沒有按月儲蓄固定的金額,投資方式只是「一有錢就儲起嚟畀個女」;為分散投資,除將部份金錢買藍籌股票及投入教育基金外,也預留部份作備用現金。
對於安排女兒赴海外升學,林太解釋,由於本港大學較難入,而公開考試的壓力很大,加上希望女兒可增加見識,所以希望女兒往外國讀書。長女林毅娜說,打算在會考後赴美修讀副學士,然後再升讀學士課程,並希望能入讀南加州大學的生物系。她說:「考完一次會考就夠,唔想再考高考,高考壓力比較大。」林太笑說,女兒赴美讀副學士再升大學,可縮短一年讀書時間,替她節省近一百萬元儲蓄。
美國教育展昨日於尖沙嘴香格里拉酒店舉行,吸引數十名家長攜同子女參觀,當中不少學生坦言因擔心本港公開考試壓力大,望能提早往外國升學。
港生憂心公開試壓力
於英中就讀中六的林秀雁表示,想在本港升讀大學,但擔心面對公開考試的壓力,故決定未雨綢繆,昨日到場收集入讀美國大學的課程資料。在高考後赴英修讀工商管理學士的胡惠寶,打算再往美國升讀碩士。她說,在香港難以學好英文及普通話,但往外國升學後,語文能力改善之後,更學懂獨立生活。她表示,父母已每年替她預留約三十萬港元,作為到海外升學的生活費及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