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國際油價高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稱成品油價格近兩年不宜完全開放;同時,開徵燃油稅的建議,雖然至今已提出3種方案供選擇,最高徵收標準達100%,但仍未定出實施的時間表。
內地《深圳商報》引述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劉滿平稱,雖然有需要將內地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但基於近兩年石油供求失衡,加上國際油價在高位大幅波動,未來兩年內地成品油價格仍不宜完全開放。
劉滿平指出,成品油價格應該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由市場供求形成;但另一方面,成品油價格的變動對各行業以至市民生活均有很大影響,故成品油產業兼具「競爭性」及「基礎性」雙重特性,因此政府對成品油價格開放的進程及時機,涉及全國經濟問題,要考慮國內外市場能源供求、儲備及價格可控程度等因素。
徵稅標準提3方案
另外,《經濟觀察報》引述國家能源辦消息人士稱,就燃油稅徵收標準,現時已提出3個建議,分別為30%、50%及100%。
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早前亦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已將開徵燃油稅的建議放到議事日程。發改委能源局更會同稅務總局、財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建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民航總局等16大部委及機構,於上周五就開徵燃油稅舉行會議,進行討論。
不過,礙於現時國際油價高企,加上開徵燃油稅將涉及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分配,故該名消息人士稱,尚未有準確的開徵燃油稅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