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月夜市民遺20公噸垃圾

迎月夜市民遺20公噸垃圾

【本報訊】中秋佳節,市民在公眾地方賞月時留下的垃圾數量略多於去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前日迎月夜在各個轄下場地,共處理了逾三公噸隨地棄置的垃圾,是去年的三倍,但整日都沒發出亂拋垃圾定額罰款通知書。每逢中秋總有人會煲蠟慶祝,可是最後均樂極生悲,上周六至本周日共有三男三女因煲蠟受傷而須到醫院急症室求診。
康文署於前晚迎月夜共收集到二十公噸垃圾,略多於去年的十九公噸。沙灘的垃圾較多,共有五點七公噸。此外,隨地棄置的垃圾數量達三公噸,是去年的三倍。康文署助理署長陳若藹相信地面垃圾大增,是因迎月夜大風,令垃圾由垃圾桶吹到地上所致,相信並不是市民亂拋垃圾造成。

已發出178宗煲蠟警告

過去兩天,共有六名市民煲蠟受傷,其中三人仍要留醫,包括兩男一女,年齡介乎十一至三十五歲,至昨日仍有三人分別在將軍澳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情況穩定。
康文署昨日再呼籲市民不要煲蠟,表示會派出一千人在轄下各個場地巡邏打擊,至今已發出一百七十八宗口頭警告。該署強調,一旦作出檢控,可判罰二千元及監禁十四天。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昨日表示,會加強執法,呼籲市民不要煲蠟。他又強調市民應有安全意識,家長也有責任教育小朋友,不能只倚賴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