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十字路口的德國,今日將透過選票,為國家內外交困局面覓出路。有「德國鐵娘子」之稱的默克爾之前一路領放,當德國首位女總理幾近圓夢,左派「打不死」總理施羅德近日卻發力狂追,雙方鬥得難分難解,為求最後衝線壓過對手,兩大黨都打破大選日不拉票的傳統,今日繼續拉票。
《法蘭克福滙報》大選前夕發表的民意調查顯示,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支持率為四成一五,路線接近的親商界自由民主黨是百分八,兩者加起來仍未夠五成。施羅德的社民黨支持率為三成二五,執政聯盟夥伴綠黨是百分七。由社民黨異見人士和前共黨人士組成的「左派政黨」,則得到百分八點五選民支持。
兩大黨破例大選日拉票
德國現時國內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達一成一,對外有歐洲一體化遭遇重重障礙,對美國關係因反對伊拉克戰爭而陷入低點。德國人對時局的反應,是一半人對施羅德政府厭倦求變,另一半不想右派上台愈變愈亂,至今仍有近三成選民猶豫未決,成了默克爾和施羅德連日穿梭拉票的力爭對象。
默克爾前晚在柏林的集會上,指德國人已對施羅德和社民黨失去信心:「他宣布會製造二百萬個職位,可是現在我們得到甚麼?少了一百五十萬人有工做。」她主張透過減稅和放寬對商界管制來搞活經濟,走出困境,「紅綠聯盟(社民黨與綠黨)已成歷史,基民盟與自由民主黨就是未來」。
施羅德亦主張類似政策,但幅度溫和,強調保障弱勢社群,卻又削減福利,結果兩頭不到岸,經濟無起色之餘又失民心。基民盟的支持率一度拋離社民黨二十一個百分點,民調專家都說施羅德完了。
不過,施羅德是足球發燒友,深信完場哨子未吹響,球賽仍未完。他近日出席超過一百場集會拚命拉票,聲音都沙啞了,加上抓住基民盟影子財長基希霍夫私自提出單一入息稅率改革,攻擊基民黨想利用德國人當「白老鼠」,劫富濟貧,將兩黨支持率差距拉近。
施羅德不當少數黨黨魁
施羅德前天在柏林另一集會上,再次攻擊基民盟上台會破壞德國強調社會團結的制度,只求經濟增長,不理弱勢社群受苦。他又指默克爾領導國家「有心無力」,「德國需要一個可抵受外界壓力捍衞德國利益的人」,暗指默克爾只會向美國叩頭。
在緊湊選情下,基民盟雖有機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執政聯盟最終會有多個可能組合(表),甚至會出現兩大黨組成左右大聯盟。施羅德已作出破釜沉舟宣言,他不要當左右大聯盟的少數黨黨魁,寧願退出政壇。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