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書畫珍藏大展示<br>alwaysonsunday:練松柏寄望年輕人接棒

四十年書畫珍藏大展示
alwaysonsunday:練松柏寄望年輕人接棒

也許是為了傳承歷史,也許是「因為喜歡」,收藏家有無數固執而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戰爭歲月,轟炸後烈燄焚城當中,有人冒死衝入煙火,是為了多年心血所得的幾件藏品;現代鬧巿,有人撞車幾近昏迷時拒絕送院,原來有如廢鐵的爛車裏留下心愛的清初書畫。
資深律師練松柏,為人低調,專業藝術界視他為世界級中國藝術品收藏家。對於類似故事,他耳聞目睹不少。昔日處理遺產個案,眼見一些老人家為古董書畫心放不下。「上一輩辛苦收藏,下一代讀書多、賺錢多,對中國文化卻不感興趣。」練松柏感歎,書畫傳承第二代,九成後人都毫不珍惜賣掉。有老人家在病榻中立遺囑,就要把收藏品全數捐給藝術館。
練松柏現已退休,他接受訪問時談畫、談收藏。因為共產黨奪得中國政權、因為文化大革命,香港成為古今中國書畫集散地,不少大師傑作,成為本地藏家珍品,有人甚至一卷一卷放在銀行保險箱裏。但談到前人流傳下來的文明應該如何交棒,他也感到欷歔。

有生之年不賣珍藏

作為研究與收藏中國藝術品四十年的資深藏家,練松柏積存三百幅中國書畫,其中約一百五十幅是近代書畫,都是上世紀中國一百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名家真迹,吳昌碩、齊白石及張大千佳作,是藏品之珍。十年前,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Mus?NationaldesArtsAsiatiques-GuimetinParis)館長欣賞這批近代畫作後,激賞中國書畫文化。不久,館長以主人身份帶練到巴黎近郊一個興建中的藝術館,當下誠意提出借畫要求,並答允展館設計隨物主心意。
有國際視野、有專業及有誠意的藝術館願意收藏自己的心血,又怎能不心動?「我當時沒有回應。」只有一個原因:「我是根深柢固的中國人。雖然浸淫歐西文化很多年,還是覺得中國文化可貴。」練松柏最終婉轉回謝法國人美意。
兩年前,練松柏決定把這批近代書畫借給香港藝術館展覽,並明言有生之年,一定不會賣去。他出資開展覽,拋磚引玉,有意培養公眾欣賞中國書畫,也希望鼓勵更多藏家或捐出、或借出珍藏,讓更多香港人欣賞中國藝術文化。「有錢出錢,有畫出畫,希望下一代有接棒人。」一番苦心,無非希望找到第二代接班人。

捐畫要捐得有意義

香港藝術界期待已久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項目的諮詢期已結束,預計政府年底會公開諮詢報告內容,若興建水墨博物館的建議事成,練松柏會否率先捐出書畫珍藏支持?「我是希望下一代得益,但捐畫的事,要先看香港人有沒有興趣、要公眾支持文化事業、也要政府加大力度。」他掌握身邊重量級藏家的意向,知道氣氛還很淡薄:「捐畫要有意義,太太才不會責罵,子女也不會埋怨。」
精於收藏中國瓷器,但不想揚名,練松柏多年以「長青館」名義,向香港及世界頂級藝術館借出精品書畫,美國華府國立佛利爾美術館及沙可樂美術館、英國倫敦大衞德中國藝術基金會,都有他的中國藝術藏品。這位在英國修讀法律並取得律師資格的「番書仔」,對中國藝術情有獨鍾,是因為在聖士提反書院讀書時,遇上國學基礎深厚的著名書畫家陳荊鴻,師生相交多年,練松柏律師行的招牌,也是良師為他親筆所題。
律師行位置也造就了練松柏的中國古董書畫興趣。當年他在中環的律師行與集古齋為鄰,經常與老闆彭可兆及老友李喬峰到附近陸羽茶室品茗,三人暢論書畫見解,也培養了揀畫學問。練松柏現時手上書畫,主要是七十至八十年代期間,在集古齋揀選。
集古齋以轉售中國書畫字帖聞名,老闆彭可兆自詡見過中國書畫數百萬幅,經集古齋轉手的最少有百多萬幅,練松柏按此推算,從香港買下中國書畫古董的中外藏家最少有數千人;具質素的藏家不下二百至三百人,至於藏畫質素與份量可與練松柏相比的藏家,估計有二十至三十人。

名畫製海報寄學校

重量級藏家為了讓巿民有機會與畫同樂,練松柏把多年收藏的一百五十幅近代書畫,以「長青館藏中國書畫」之名在香港藝術館展覽,公開展出日期由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六年一月八日。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館長司徒元傑介紹矚目展品時指出,晚清畫家吳昌碩水墨淋漓大膽之作《富貴神仙圖》、齊白石寫蟹《看你》及張大千四屏《荷花》都是難得佳作;這些名家作品拍賣價可高達數百萬至上千萬元。連同其他在中國藝術史甚具地位的畫家: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李可染、豐子愷及石魯等,合共四十位名家之作,恰恰呈現了二十世紀中國近代書畫的輪廓。
練松柏心愛藏品雅俗共賞。他說張大千四屏《荷花》是水準極高的作品,四呎多高的畫作,小中見大,荷花形態各異,高逸不落俗套,猶如法國印象派莫奈(Monet)畫教堂,早午傍晚,意境各有不同。
齊白石作品「海角天涯亭舊時過客」,以蟑螂入畫是罕有的,練松柏看畫中蟑螂姿態、顏色描繪精細,不論富貴或是普通人家,都會心生深遠聯想。香港學生所熟悉的豐子愷,畫風寫實,走入群眾,《扶醉圖》醉酒老翁由身旁兒童懇切攙扶,一老一嫩,給人可愛的感覺;《種瓜得瓜》裏的一群抬瓜小童,也令練松柏感受畫家一片純真之心。
練松柏特意把豐子愷所畫兒童遊戲的《餵馬》圖印成海報,廣泛寄給全港中小學,他希望,香港的學生會去觀看展覽。
記者冼麗婷

豐子愷《種瓜得瓜》表現畫家純真之心。

齊白石「海角天涯亭舊時過客」給人聯想空間。

晚清書畫家吳昌碩畫中蔬果與題字相映成趣,十足用筆如用刀的金石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