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委員會正制訂新中學教學語言指引,中文中學香港培正中學數十年來在高中一直採取「中英夾雜」模式,使用英文教科書配以廣東話授課,該校校長葉賜添昨力撐這種模式有效,批評教統局硬要學校選擇全中或全英授課,不認同培正的中英夾雜授課。
教育評議會昨在北角的教師中心舉行中學教學語言研討會,約有一百名教師及學生出席。教育統籌局不贊成中學在上課時採用中英夾雜模式,但香港培正中學校長葉賜添在會上表示,數十年來中四及以上的理科科目,學生都是採用英文教科書上課,而教師則以廣東話授課,該校今年會考便有學生考獲十A佳績。
「可惜教統局唔認同」
葉賜添解釋說,學習英文與其他科目知識是兩回事,用英文書上理科課堂,學生可增加接觸英文,令他們可習慣看英文教材,有助日後銜接大學課程,「用咗幾十年,行之有效,亦都培育好多人才。」
葉又說,在這種中英夾雜下學習的學生,除了因少說英語而令英語會話能力較差外,寫及看英文均「掂」,「可惜教統局要學校全中或全英,唔認同我哋。」
昨日出席的香港仔培英中學教師姜玲華贊同培正中學的教學法,她亦透露校內一班高中理科生也是以同樣形式上課,學生普遍未有大問題。由一間英文中學轉到葵芳獅子會中學(中文中學)就讀中六的鄧曦雯昨發言時說,為接駁大學,中學應由中一開始以英語授課,「語言要時間浸淫,中四係重要階段,到時先轉會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