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海軍月前在台灣海峽發生自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以來最緊張的對峙事件。台灣國防部昨日證實,一艘大陸「漢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在六月下旬,在金門外海浮出水面航行,逼近台灣五艘軍艦。台灣軍方一度指示艦隊進入備戰狀態,但在判斷大陸潛艇「不具敵意」後,下令艦隊讓出主航道,讓潛艇向北航行離去。
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台灣兩艘「成功級」護衞艦和三艘「中字號」登陸艦,在完成運輸補給任務後,駛出金門外海不久,便發現大陸「405」號核潛艇,以時速約三十公里向台灣艦隊逼近。消息稱,當時潛艇並無減速迹象,雙方相距僅六公里,僅十分鐘就有可能發生碰撞。
台艦隊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成功艦」的艦長馬上下令艦隊進入緊急備戰狀態,同時向台灣國防部「衡山指揮中心」請示。金門司令部隨即奉命提高戰備,海軍總部並下令部署在金門的三艘海鷗導彈快艇趕赴現場支援。兩艘「成功艦」這時加速往右前方,形成屏障保護登陸艦;三艘趕至的快艇則在「成功艦」前布陣。
在雙方險告「擦槍走火」之際,三艘登陸艦在指揮官命令下向左轉向,讓出主航道。大陸潛艇於是持續由南往北航行離去。台灣艦隊在場繼續監控約一個小時後,才按既定航程返回高雄左營軍港。
核潛艇浮航無「敵意行為」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劉志堅昨日證實,大陸潛艇最近的確曾逼近台灣軍艦,但事件是發生在六月下旬。他指該艘大陸核潛艇,當時沿着中國大陸沿岸向北航行,通過金門附近海域。他強調當時該潛艦是在公海上航行,並以浮航模式前行,按照國際慣例,這是「不具敵意」的行為,故此軍方只是依照平日戰備規定,以雷達全程監控,沒有採取「升高敵對行為」的動作。
劉志堅又稱,台灣海軍與大陸潛艦碰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大陸潛艦時常會經過台海,向北或向南航行回基地,或是進行訪問。台灣軍方每次都會全程監控,避免突發狀況。他強調:「國軍不挑釁,也不示弱,但對方沒有敵意,不會輕啟戰端」。
大陸接收俄「基洛級」潛艇
另外,台灣軍方指出,大陸向俄羅斯增購的第三艘「基洛級」柴油動力潛艇,八月底在特殊運輸貨輪的運送下,深夜由南向北快速通過金門外海,送抵解放軍東海艦隊的基地浙江寧波象山港。台軍指該型號潛艇配備了射程二百多公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將成為台灣「紀德級」驅逐艦的主要殺手。
台灣《蘋果日報》/東森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