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天價月餅的四個世界

一塊天價月餅的四個世界

何良懋 資深傳媒人

據內地《市場報》透露,前年中秋節曾有標價人民幣三十一萬元的「中秋月餅加住房」的禮品發售;而去年中秋節也出現標價十八萬元、內含純金佛像的月餅禮盒。不用說,這是商人藉送月餅之名行賄賂之實。今年中秋節前數月,當局表明要遏止「天價月餅」現象,但湖南長沙的商人挖空心思,以賀節名義訂做金銀月餅,金月餅鑲嵌六克純金,每個售價多少?人民幣一千九百八十元!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禁止「賣月餅搭售禮品」,商人稍動腦筋即弄出「買禮品搭售月餅」的絕活兒,主客易位生意照做。暗渡陳倉的月餅,變為超豪華禮籃裏其中一種物品,連同進口紅酒和水果等奢侈品出售,更顯身價了。

農民不知月餅味

另一方面,今年中國十大超級豪宅排行榜出爐,上海「檀宮」以單套價人民幣一億五千萬元掄元。官方新華網的標題是:「中國真的需要這麼多豪宅嗎?」細心看看,這些「十大」豪宅坐落的城市不是上海就是北京,或者廣州深圳珠海,屬經濟特區和政治經濟首善之區。
沿海大城市「先富起來」,催生了中產階層。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料,中產階層指年收入六萬元、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約佔全國就業人口一成。年薪六萬元即月入五千元。北京提出,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將由原來的八百元上調到一千五百元,但有網民主張倍增至三千元才較合理,因為「一千五百元等於還是窮人在納稅」。據國家統計局最新預測,城市居民年均所得將在今年超過一萬元。去年中國農村居民年均所得只有二千九百三十六元。這些農民縱使傾盡所有,也無法買一塊「天價月餅」充飢啊。奔向小康社會云乎哉!

貧富懸殊趨嚴重

學者王紹光、胡鞍鋼年前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城鄉可稱為「兩種制度」,並把中國地區分為「四個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第二世界是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第三世界是中等收入地區;第四世界是貧困地區。弱勢之最和備受剝削的是「第四世界」,也是中國作為「世界血汗工廠」的接班人——捱完本國剝削,還面對國際資本家的血盆大口。鄧小平主張「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沿海地區佔盡先機,但衍生貧窮的悲歌遠未唱完,仍得代代相傳一段日子。
「扶貧」是內地口號,有評論家謔稱中國社會「愈扶愈貧」。中國的堅尼系數已超過零點四五,接近零點五的臨界點。這數字愈大,表示貧富懸殊愈嚴重。連官方數字也顯示,最富有的一成家庭與最貧窮的一成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已超過八倍!按世界銀行所訂貧困標準測算,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多達二億,佔亞洲貧困人口三成以上。

權力應交還百姓

中新社上月發表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的文章,指城鎮中逾一千萬人處於相對貧困中,人均年收入約一千元。農村情況更差,人均年收入少於千元的低收入者,接近五千萬人。王偉光更警告國家經濟持續增長之下,部份社會成員收入差距卻持續擴大,不利構建和諧社會。
內地社會經濟差距,觸發官民尖銳對峙事件層出不窮。近日廣東番禺太石村爆發數百村民要罷免涉貪村長的抗爭行動,引起關注。九月初《法制日報》提議限制各級黨政機關「一把手」的權力,從而限制政府權力,最終把「政府擁有的一部份權力交還給老百姓,交還給市場」。聯合國一份報告直指中國的社會發展落後於經濟發展。我認為根本出路在於普及民主意識,健全民選領導人的機制,讓百姓授權官員執行職權,才有望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終極目標,從而根治公平分配的困局。到時,甚麼「天價月餅」的不正常經濟活動,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