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理財:準備退休 先問3件事

宏觀理財:準備退休 先問3件事

香港人平均壽命原來居於全球前列。根據政府統計處刊物《香港人口推算2004-2033》所顯示,香港人口正日趨老化,推算在2033年,每4個香港人當中,便有1個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
大家可曾想過,除了現有的強積金供款外,如何增加自己的儲備,以安享退休生活?假如你對此茫無頭緒,不妨回答以下3條簡單問題,看看能否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1.你對退休生活有何要求?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夢想的退休生活,但當中所需的開支會因人而異。所謂「豐儉由人」,但無論你的理想退休生活為何,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開支還是不可或缺的。你更須考慮到年紀愈長,所需的醫療開支亦會愈大的問題。

2.你怎樣為退休生活作好準備?
要有理想的退休生活,就要在仍然擁有穩定收入的今天,着手作出周詳計劃。愈早開始的話,愈能發揮複利效益。舉例說,按每年4%通脹率及7%投資回報、65歲為退休年齡計算,20歲開始每月投資1000港元,到65歲時已能累積到約640萬元的積蓄。但如果30歲才開始,則只能累積約284萬元。

3.你的退休計劃進展如何?
你是否朝着理想的退休生活進發?現時市面上一些較具規模的強積金計劃供應商,會為成員提供即時網上查詢服務,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透過互聯網查閱及管理個人帳戶,亦可從網站內每月更新的基金資料中,掌握各項強積金基金的最新走勢。成員在計劃退休生活時,自然更加得心應手。
漫長的退休生活,必須要有充裕的財政儲備作後盾。現時的強制性供款或未足夠讓成員安享優游的退休生活,成員應考慮及早自行另籌儲備。
強積金制度在香港推行已有4年多光景,一般市民對計劃運作及參加計劃人士的權利與責任理應有相當認識。由於強積金計劃是為一般普羅大眾而設,大部份計劃均設有人生階段基金,以便一般打工一族按照本身的投資取向,選擇適合的基金。近年部份強積金服務提供者積極引入更多基金供選擇,以迎合不同客戶的需要。因此,利用強積金平台增補自願性供款,不失為一個可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