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推出勾劃未來醫療服務模式的「創設健康未來」討論文件後,被轟放棄照顧中產階層,加上醫院管理局將會增加醫療費用,中產人士勢成開刀目標。醫管局正考慮為中產階層定下醫療「安全網」,參考藥物名冊的藥物資助方案,定出醫療費用,若超出中產人士可動用資產的某個比率,政府即提供資助,避免中產因患病而破產。 記者:梁洵瑜
醫管局消息人士透露,該局在今年底會推出加費建議,包括住院費、急症室及專科門診等費用;而早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就未來醫療服務模式推出的討論文件,明確定下未來公立醫院服務,會集中照顧低收入人士,故文件推出後即被市民批評放棄照顧中產階層。
參考藥物名冊資助
消息人士又稱,該局正考慮在未來調高收費後,為中產人士提供安全網,因為低收入人士已有綜援豁免收費機制,但對一般中高收入的中產人士影響較大,故正研究向中產提供資助。若只是生病數天入院,對中產來說問題不大,「例如月入五萬嘅中產,住幾日醫院,問題唔大,但如果有乜大病要住成兩、三個月,就未必負擔得起」,尤其是收入較低的中產人士困難更大。
當局考慮參考標準藥物名冊的資助方案,即是當病人要自購藥物,如癌症藥物,每年藥費超出病人的可動用資產三成,即可獲資助。病人最高負擔比率為其可動用資產的三成,若病人的可動用資產不足二萬元,藥費可全免。該局現仍在討論中產的醫療費用安全網模式,包括如何計算可動用資產及其負擔比率。
中產之聲表示歡迎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歡迎當局考慮為中產設立安全網,建議豁免擁有二百萬以下資產人士的醫療收費,當中包括物業及流動資產,否則中產若患上癌症,藥費動輒每年需要二、三十萬元,「好容易一鋪清袋」。他重申中產階層已納稅,故反對額外實施強制醫療供款計劃,認為政府應透過開源節流解決醫管局財赤問題。
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史泰祖稱,中產人士對「創設健康未來」文件建議的回應,主要是擔心未來即使供款後仍無法享用政府的醫療服務,基層則支持維持現行模式,他個人主張當局加強向中產人士「解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