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觀點》內指出,亞洲經濟體系目前的金融一體化程度,未能反映各體系之間日益緊密的貿易與經濟關係。
任總倡亞洲金融一體化
他更含蓄地暗示,亞洲龐大儲蓄流向投資美國資產,並反過來以「狙擊型的勢態回流區內」,引起金融震盪及動搖貨幣與金融穩定,這些隱藏着的不穩定因素,值得關注。他認為,區內經濟體系應加大力度,促進貨幣方面合作。
儘管中美領袖會晤結束,但人民幣再創新高,今日外滙中心的人民幣中間交易價,報每美元兌8.0887,是人民幣調整以來,首次升穿8.09的紀錄,港滙繼續徘徊在7.76以上水平,昨最強見7.7592。
任志剛在專欄內說,雖然亞洲貨幣一體化的目標遙不可及,但區內經濟體系「起碼應考慮一體化的整體策略」,並尋求政治機構及民眾支持。
現時亞洲大部份儲蓄成為「一個缺乏儲蓄經濟體系的金融負債」(暗示亞洲資金流向美國),而這些位於發展成熟經濟體系的金融負債發行人,評級機構卻指他們的信貸風險低至不能再低。
另外,內地媒體引述外管局綜合司副司長管濤透露,投資房地產已成為「投機人民幣升值的主要渠道」,今後非居民投資房地產的統計,將由以往放在經常項目下進行,改為放在資本項目下嚴格管理,相信此舉可加強對異常資金流動的監測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