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抽驗青斑四成含毒

台灣抽驗青斑四成含毒

【本報訊】台灣漁業署抽驗當地三十六個青斑樣本,發現近四成共十四個樣本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綠,其中一個樣本含量更是超標。本港於數日前才恢復輸入台灣青斑,海鮮業強調入口的台灣青斑均經抽驗,證實不含孔雀石綠,而本地在四個養魚區抽驗的青斑均不含孔雀石綠,本地養魚戶計劃設立本地養魚品牌及標籤。

要求停售含毒石斑

台灣漁業署是因應本港於早前驗出一個來自台灣的養殖青斑含有孔雀石綠後,進行全面抽查青斑樣本,昨日公布有關結果。在台南、高雄及屏東的漁場抽取三十六個樣本,十四個含還原型孔雀石綠,比率高達三成八,其中一個來自屏東縣一個養殖場的樣本孔雀石綠含量更超標。還原型孔雀石綠是指,當魚吃下孔雀石綠,魚的組織吸收後,在其代謝物檢出的孔雀石綠。
此外,在台北市場抽驗的十個青斑樣本中,有四個樣本驗出含孔雀石綠,兩個樣本驗出含還原型孔雀石綠。台灣已要求驗出含孔雀石綠的魚停售,所有出售前的石斑魚均會送檢。
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會了解台灣的化驗結果,並加強在零售及批發層面抽驗水產是否含孔雀石綠。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稱,業界在數日前才恢復入口小量台灣青斑,早前入口的一批約有數噸,他強調入口本港前已要求台灣漁業協會進行化驗,確保不含孔雀石綠。

港養青斑全部安全

香港水產養殖業總會早前要求漁農自然護理署抽驗本港養殖青斑,結果在大埔鹽田仔東、鹽田仔西、馬灣及西貢糧船灣四個養漁場,抽取八條青斑樣本化驗,全部不含孔雀石綠。該會主席兼代表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稱,化驗結果顯示本地養魚不含孔雀石綠,總會已決定成立小組跟進有關建立本港養魚品牌及標籤事宜,讓市民易於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