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投資要成功勿做算死草

陸叔理財:投資要成功勿做算死草

剛過去的周日,參與了1家銀行舉辦的投資研討會,並一如往常般回答投資者有關個別股隻的提問。不過,可能近日的窩輪風波仍餘波未了,席上1位觀眾發表了他對窩輪投資見解。這位觀眾自稱是1位學者,他認為窩輪是1種只會「輸死」散戶的玩意,所持的理據是窩輪定價當中,涉及非常複雜的算式,他亦要完成「財務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碩士課程,才可以完全掌握計算方法,一般散戶根本不懂得計算窩輪,更遑論掌握窩輪玩法。所以他認為散戶們若不識「計數」,就不應參與窩輪買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1套投資準則,而我對上述觀點則有所保留。我不認同這位觀眾的論點,並非要為窩輪護航,反而是想藉着討論去帶出一些投資看法。
無可否認,窩輪涉及一連串的複雜運算,而背後一大堆的假設,亦非一般人可以明白。但不明白計算方法,是否代表該種投資工具便沒有投資價值呢?
當日我以1個比喻去回應該名觀眾的見解。就以滙控(005)年報為例,它是經過一班專業會計師精心編製出來的,一般投資者根本不會明白。即使是一些專業投資者或分析員,他們亦只會利用年報上的數據去計算滙控的投資價值,至於當中的數字如何計算出來,相信亦沒有會計師一清二楚,這又是否代表只有替滙控編製年報的會計師才可以投資滙控股票?引伸而言,如果真的不懂計數,是否便不能投資呢?

曉計數未必會贏

在分析一項投資工具是否值得投資時,無可否認是要進行一些數理上的計算,但這只是部份而非全部要求,大家切勿以偏概全。
可能香港有1個不明文的風氣,就是要當1個投資專家,必須有豐富的財務知識,因此我以前曾接觸過不少學子,他們為了進入財經界,在大學選科時都選擇財務學或會計學來修讀。
不過,我可以坦白告訴大家,目前市場上獨當一面的業內人士,又或者我身邊炒股非常「厲害」的朋友,大部份都不是修讀上述學科。而當年跟索羅斯打天下的羅杰斯,亦是修讀歷史、哲學等非財務學科。
我提出此例子,不是否定「計數」的功能,只是想指出,懂得計數或可減低投資失誤的機會,但並不代表投資一定成功。好像泰興光學事件,很多銀行及投資專家都以「計數」來衡量該公司的投資價值,但結果如何?實在不用多提。
我認識1個從事科技行業的朋友,他從來都不作投資,也不懂財務上的計算,但年初富士康上市時,他竟將全副身家用來認購,當其時市場對此股評價都是一般,原因若從「計數」上估值,此股並不算吸引。但為何他會作出此大膽行為?原因是他對此行業及公司非常熟識,對股價前景亦甚為樂觀,因此即使首日掛牌時股價一度潛水,他反而加碼入市,現時回報已非常可觀。

成功豈止一法門

上述例子是想證明,不是不懂計數就不可投資,要投資成功,也有很多法門,最重要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一些平日累積的所見所聞,有時候是作出正確投資決定的誘因,因此投資時若只曉得盲目地鑽研在計數上,反會易於鑽進牛角尖裏去。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