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閘蟹被驗出含砒霜(砷)、鎘等重金屬,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根據美國環保局對砷的建議攝取量,推算蟹癡如天天吃含超標砒霜的大閘蟹,則每日不宜進食超過半隻。至於在吃大閘蟹的旺季,每日不可進食超過兩隻,如一次過吃了七至八隻,則應停吃一周。
陳竟明表示,進食大量砒霜會令肝臟發大,同時影響心臟運作。長期小量攝取砒霜,會導致肝癌、肝硬化等毛病。至於大閘蟹內另一隻重金屬鎘的含量雖未超標,但陳竟明也表示關注,因鎘會累積於人體內,會影響腎功能,破壞人體造骨功能,影響骨骼生長。
抗生素敏感及孕婦不宜食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大蟹閘內可能有肺吸蟲、抗生素、重金屬等多種對人體有影響的物質。他表示,但凡對氯黴素、四環素、青黴素等抗生素有嚴重敏感的人士,絕對不宜進食大閘蟹。
此外,孕婦、正給嬰兒餵母乳的婦女都不宜進食,「要小心你一個人食咗,其實有兩個人要『受』。」
對於部份大閘蟹樣本被驗出含過量砒霜及有含量未超標的汞、鎘、鉻等重金屬,勞永樂表示,市民在煮蟹前宜用擦清洗蟹鉗的毛及徹底洗擦蟹身,希望可將透過泥土沾在蟹身上的重金屬沖走。「食嗰陣記得唔好用個口啜蟹鉗外啲毛毛,同唔好食蟹嘅內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