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詩經新改釋義 - 李怡

李怡專欄:詩經新改釋義 - 李怡

前天的「一針集」,作者惠成改《詩經》以戲謔時事,讀後不覺莞爾。不過後來有朋友說「太深」,看不懂。這裏筆者試作狗尾續貂,並借題發揮。
所改作之《詩經》是《衞風.木瓜》,應屬《詩經》中較通俗流行的一首,許多中學課本都收這首作課文,原文是: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水果,瓊琚、瓊瑤、瓊玖,都是指美玉。匪,是「非」的古字。全首的意思是:情人送我木瓜等水果,我回送她美玉;但這不是禮尚往來的「回報」,而是表示要與她長相好。
改作之《詩經》引述香港的熱門時事:曾慶紅訪港、迪士尼樂園開幕、領匯上市。
最妙的是原詩中三個「瓊」字,改作者用了三個「長」字:長毛、長龍、長訟,實在是運思巧妙。

改作之用意似與原詩「木瓜」相反。原詩以美玉回報水果,是一番好意,是兩情相投。改作以「長毛」來回報「慶紅」,以「長龍」來回報「樂園」,以「長訟」來回報「領匯」,似乎不是美意,而是以「惡意」回報「善意」了。
不過,若往深處看,沒有「長毛」來回報「慶紅」,又如何體現「一國兩制」的好處呢?沒有「長龍」來回報「樂園」,怎能促使樂園的管理得到改善?沒有「長訟」去回報「領匯」,又如何能使領匯以至日後其他公營事業上市的法律趨於完善?所以,「匪報也」,也就是並非惡意回報,而是「永以為好也」,即為求「一國兩制」的香港、迪士尼樂園、領匯等等,能趨於完善。
世間之事,本來就既可以有「相輔相成」,也可以有「相反相成」。相輔相成是《詩經》原作之意,「相反相成」就是改作之意。現代社會,相輔相成的事情雖不少,但更重要的是相反相成。
沒有反面,沒有矛盾,就沒有進步。一味強調團結、和諧,而不面對矛盾和解決矛盾,社會就只會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