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逾一百七十位國家元首雲集紐約聯合國總部慶祝這件盛事。表面上,世界各國對這個維繫世界和平穩定的國際組織團結一致,達成《成果文件》。但實際上,各國仍是以本國利益為重,分歧嚴重,以致《成果文件》缺乏高瞻遠矚的目標。
中國和日本的衝突戰線面鬥到上聯大,其他國家更把恩怨凌駕在聯合國改革方案之上,令架構改革原地踏步,毫無進展。即使是各國的共同敵人——恐怖主義,各國對反恐措施存在分歧,有些國家更包庇恐怖分子,使聯合國淪為各國各自表述的激辯場所。
入常分歧 中日舌戰
中日兩國的衝突面,由亞洲擴大到聯大,即使擴大安理會改革胎死腹中,但兩國仍就這問題舌劍唇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強調改革要「反映現實情況」,中國主席胡錦濤則揚言只會支持發展中國家「入常」,絕不給予發達國家,言下之意是叫日本死心。
胡錦濤暗示日本死心
由日本、巴西、德國和印度組成的「四國集團」提出的安理會改革方案,周二在聯大因遭美國和中國兩個常任理事國反對,以及無法獲取足夠非洲國家支持而流產。
町村指,日本作為給予聯合國會費第二多的國家,理應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跟大國平起平坐,「這樣才能反映現實情況」。
但胡錦濤為了捍衞中國作為亞洲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對日本的要求大潑冷水,指出即使擴大安理會成員,也優先給予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因為「發展中國家佔聯合國成員國逾三分二,在安理會的代表性明顯過低」,而安理會另四個常任理事國都是發達國家,因此有必要實施「國際關係民主化」。
他強調,增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有廣泛共識作基礎,特別是要讓中小型經濟國家參與決策過程。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