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家飯學業佳

吃住家飯學業佳

重視親情倫理的中國人認為,全家人能夠整整齊齊一起吃飯是福氣。這種傳統想法,原來有科學根據,美國有調查發現,年輕人經常吃住家飯,除了能夠促進和家人的感情,還能有益他們的心智成長,學業成績更理想。

孩子長大較少染陋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新調查指出,年輕人每周至少跟家人吃飯五次,學業一般會較理想,有四成機會取得優或良的成績,他們亦較少染上陋習,長大後有五成九機會不會抽煙,六成六機會不會吸大麻。這項調查結果又顯示,家人相聚時光對孩子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家長們過去所理解。
塔夫茨大學教授埃爾金德說:「現今的孩童有不同的原因,要承受許多壓力,定時同家人吃飯,他們可以由父母身上取得慰藉,這是非常有幫助的。」哈佛大學也有研究發現,跟家人吃飯對孩子語言技巧的發展是十分重要。

美國家庭觀念漸褪色

差不多每天跟家人吃晚飯的博克說:「我們會講日間遇到的事情,例如在學校和足球場上發生的事,或是談談功課,家常便飯不會很長,十五到二十分鐘後,我又要埋首在功課上。」博克一家即使沒有時間煮菜,也會叫外賣全家人一起品嘗,有時甚至會齊齊站起來吃,充滿家庭派對的風味。
不過像博克這種家庭在美國已愈來愈少,社會上的家庭觀念正漸漸褪色,過去大部份美國人放工放學會趕回家吃飯的情景不復見,目前只有一半的美國青少年有跟家人定時聚餐的習慣,形成家庭疏離的問題有許多原因,家長們為餬口,工作時間被迫愈來愈長,孩子們也有愈來愈多的課外活動,例如補習、踢波、跳芭蕾舞等。結果,靜靜坐下來吃一頓飯,已經成為不少美國家庭的奢望。
美國廣播公司